报考理工科院校的原因 为什么感觉这几年高考文科分数线总是高于理科这意味着什么 2024-08-30 17:54:43 0 0 一、为什么感觉这几年高考文科分数线总是高于理科这意味着什么结合2019年高考情况可以看出来,除了江苏理工农医类本科一批、二批均高于文史类之外,全国绝大部分省份本科线都是文科高于理工科。相比较而言,文科要获得高分更难,但是录取分数线却更高出不少,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安徽省招生考试院的呼吁 8月12日,安徽省招生考试院公布2019年安徽省高考总体情况:2019年安徽省高考考生513274,共录取考生427136人,较2018年增加15664人;其中文史类考生与理工类考生分别为25.1万人和26.2万人,接近1:1。但是录取情况却大不一样,2019年安徽省文史类录取49313人,理工类录取142723人,接近1:3。从录取比例来说,文科的本科录取率为19.6%,理科却高达54.5%。所以安徽省考试院同时呼吁:高中学生在选择文、理科类时,高中学校、授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理工类。文理科考试难度相差大的主要原因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理工类院校名校名校比文史类高校多,全国2900多所高校,几乎很少有高校只招收文科生,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类院校不招收文科生。这跟就业等市场需求有较大关系,目前来说,就业的情况大致是工科好于理科好于文科,不管是就业率还是工资薪酬等方面,都是如此。二是选择文科的人数确实较多,就以上面提到的安徽省为例,文科、理科报考人数差不多,在招收名额少,报考人数多的情况下,录取分数自然会被推高。新高考模式可能会降低文理科的影响,但“2”的变数更多要规避这样的情况,还需要考生和家长重新思考科目的选择。明年开始,不少省份都将启动3+1+2的高考改革模式,文理科的影响相对会减弱。但是其中可选的“2”实行赋分制,这对所有人来说在选择时实际上难度是增大了,首先该科目获得等级的情况不但受个人分数的影响,还受选择人数多少,自己分数排名情况的影响;其次科目选择还会影响到未来高考时专业的选择,选择不合适还会影响到未来志愿填报,即便有的专业对高考科目要求不那么严格,但是进入高校,高中阶段相应课程基础不扎实,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阶段的学习。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别盲目根据难易程度来选择最重要的还是根据个人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未来专业选择方向等来进行抉择,把高考信息收集工作提前,不要等到报考时再进行盲目选择。更不能想当然地觉得那门课容易选哪门,哪门课难就不选,这样造成的结果就可能是学生扎堆选课。最后造成科目间的不平衡,竞争差距也完全不一样。2019年安徽省教育厅召开高考录取结束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就谈到要尽量劝学生选择理科科目。因为2019年安徽省文理科人数几乎相同的情况之下,理科本科录取人数约是文科录取人数的4倍。招生比例放在那里,自然而然就会导致文科录取人数减少,文科录取分数线高于理科分数线。为什么文科分数线一直走高呢?简单分析几点原因:根据2019年各个地区的文理科一本分数线对比来看,文科一本分数线普遍在540分以上,而理科一本分数线普遍在500分左右,文理一本线相差大概40——50分左右。更令人关注的一点就是,部分地区文科500分都达不到本科分数线,而理科本科线却不到400分,差距达到将近100分。显而易见,文科分数高于理科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未来几年也很有可能是这个趋势。注:2019年各地区文理科各批次分数线统计图导致文科分数比理科分数高的原因有: 1、目前,各个高校的专业设置来看,大多数都是理工科专业,理工科专业都要求考生高中阶段所学科目为理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高校招生计划在4200人左右,大概文科招生人数只有900-1000人左右,剩下的指标全部分配给理科。招生人数上来,需求量比较大,那么自然而然录取分数就会变低。同样招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录取分数自然而然升高。 2、为什么很多高校开设大量理工科专业,而开设较少的文史类专业。我们国家是一个工业大国,对理工科毕业生的需求量远高于文史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各行各业都分布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给自己学校的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因此,几乎所有的高校理工科类招生人数都是多文史类,就连师范类高校、财经类高校也都是以招大多理科毕业生为主。文科人数招生远少于理科人生是毫无疑问。并不是国家不重视文科生,也不是国家不重视文史类专业,只是目前的市场需求量以理科生为主。就业需求调配着招生数量,而且理科毕业生的普遍薪资高于文科毕业生。文理科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之下,建议各位考生尽量选择理科科目作为高考选择,因为理科可以选择更多的专业。文史类几乎所有的专业理科生都是能够报考的,但是理科类所有专业文史考生都不能够报考。例如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方面。高考文科分数线高于理科,这是反常现象。我们当年(十几年前)都是理科分数线高。那么这一反常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文科生自己作的孽,把自己给埋进坑了。为什么这么讲,且听我为道来。首先,在全国范围看,全国本科高校文理招生计划人数之比约为1:4,就是说高校文科专业太少,一般学校招生都是理科生数量大大超过文科生。 985、211高校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被称为文科特色学校,即便如此,这两校文理招生比约为1:2,文科生依然不占优势。其他如北大、复旦、南大、武大这样综合性名校,文理科生招生比例约为1:5。清华、中科大、上交、哈工大这类理工科名校中,文科生招生数更是少得可怜,十分之一都不到。其次,招生文科生的文史经管类专业中,除了历史之外,其他所有文科专业同样也招理科生。由此就造成文科生本来就少的领地,受到理科生侵入。反观现实,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因为害怕数学、物理,而选择学文科。导致文科生源与高校招生计划想比,严重过盛。上面已经讲过,全国本科院校文理科学生招生比约为1:4(知名学校文科生比例更低)。而观看各省份,每年一分一段统计表可发现,有些省份文理科参考学生比例达到了畸形的1:2点几,文科生严重过盛。可想而知,文科主要闯出一条出路有多难。建议,如果不是很优秀,千万别选择读文科,升学很困难,毕业后就业也不好。文科简单,理科难!这是公认的!二、文科生可以报考理工类院校吗文科生,报考理工类院校,要看具体情况。理工科比较强的学校,文科生可以报考的管理类专业也不错。过去常说“工管”,大体意思包含了工科类突出的高校,管理类也不错,如西交大、天津大学、上海交大等。但理工类院校的其它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等,可能实力是相对比较弱的,而且在校内地位也比较低。但考虑读研的话,建议还是211高校优先考虑。211高校的保研率要高于非211高校,也就是说保研机会更多,包括现在的保研夏令营推荐条件,211高校也机会更多。理工科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及前面六大类的各种运用与组合的科目。理工事实上是自然、科学、和科技的统称。相关介绍: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而言,它指因喜爱或擅长社会科学而学习文科的学生,切记不可为了学文而学文。文科生学习的科目以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为主,以物理、化学、生物为辅。对于大多数文科考生而言,数学是选择专业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很多高中的文科生,都是出于数学成绩相对短板而选择文科的。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文科考生可以选择经济管理类专业,这类专业一方面就业相对容易,一方面对高等数学的要求也比较高。当然,竞争也相对激烈。不想继续学习数学的同学,也有很多的专业可以选择,比如法学、政治学、文学、外语、历史、哲学等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科生三、文理科选择有哪些因素因素1:实力。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科目。如果你的政治、历史比较不错,而物理、化学比较差,应考虑读文科。读文科的学生,如果数学和英语很好,那是很占便宜的。在文科高考中,最拉分的就是数学和英语。因素2:特长。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你在竞争上胜人一筹,它也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因素3:潜力。了解学生各科成绩后在作有针对性的指导非常重要。任课教师有必要调阅一下学生高一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再作具体分析比较,看学生哪科更有潜力,将来更具竞争力。而且还要特别关注"拉分学科",这在文理科选择中非常重要。因素4:兴趣。无论选文、选理,兴趣都应关注。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因素。有了兴趣,可以使枯燥的高三学习变的多姿多彩。有了兴趣,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不会抱怨声不断。因为兴趣所在,所以学习是为自己学,而不会显得压力重重。因素5:升学。从目前的大学录取现状来看,文科的高考录取率的确不如理科;同校来看,现在理科生的高考录取分比文科生的录取分要低;而且,适合理科生的大学比较多,系也比较多。但如果你文科很有天分的话,还是选文科去考,因为面对整天讨厌的东西也难有发展。因素6:就业。读文,读理,对于大家今后的志愿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现在尽管有的专业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还是分开招生的。想象一下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比如喜欢文学,将来想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等,这样的一般选择文科。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技感兴趣的,将来想当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等等,一般选择理科。在此推荐大家了解我们的专业选择评估测试。因素7:态度。既然选择了到底读什么,就要一门心思的去读好。不管怎么样,选择好了,就应该去做好,不要再心猿意马。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自己的问题,要有勇气正视自己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在择文择理时,有的同学会被另外一些原因所困扰。比方说,舍不得自己的班主任,舍不得自己的同学。这些问题要正确对待,它们不应是择文择理的原因,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续师恩与友情,不一定非要学习生活在一起。建议大家要结合目前的学习状况、兴趣以及志向,以务实的态度选择。通过高中第一学年的学习,各科孰强孰弱,有无偏科现象,大家心中已经有数了,因此可以区别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具体建议如下:1、科目优势比较明显的应该扬长,即理科强的选理、文科强的选文。2、凡总体成绩一般,科目弱势比较明显的应该避短,即理科弱的选文,文科弱的选理。3、凡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并对文史类没有特别兴趣的一般应该选理。因为学理不仅报考时选择院校及专业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业的范围更广,就业机会更多,适应岗位的能力也更强。须知学理的今后若从事文史类专业的工作大多能够胜任,反之则不一定。4、对于数学成绩特别好、文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理工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文科尖子生。理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文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理科成绩(包括数学)不太好的学生。如果文史类科目不比他们差,而数学却比他们好,自然就成尖子生了。5、同理,对于语文、外语成绩特别好,理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文史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