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一中低层次理工类院校 六安一中985录取率 2024-09-01 06:50:50 0 0 一、六安一中985录取率六安一中985录取率202217%。根据查询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官网显示:2022年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届参加高考人数一共为568人,录取的人数为346人,其中985大学录取人数为58人,985录取率为17%,2021年参加高考人数一共为555人,录取的人数为349人,其中985大学录取人数为52人,985录取率为15%,2022年985录取率比2021年提高了百分之2。六安一中东校区升学率202188%。六安一中开办于2010年9月,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学校地处临港主城区的南汇新城镇马樱丹路,其六安一中东校区2020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1345人,1170人升入大学,升学率为87%。其2021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1319人,1160人升入大学,升学率为88%。2022年六安市独山中学升学率80%。根据六安市独山中学学校官网查询,2022年公布的考试600人,录取480人,计算得出录取率60%,相较于2021年公布公布的考试550人,录取385人,计算得出录取率70%,提高了10%。六安市城南中学升学率2021六安市城南中学2021年升学率为百分之六十。升学率作为一个客观指标,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反映了受教育者接受高一层次教育的机会,因为只有取得毕业证书的毕业生才具有报考高一级全日制学校的资格,所以它反映了当年某阶段教育毕业生的质量符合高一级全日制学校入学标准的比例。六安中学2022年高三毕业班共有多少学生?安徽省是我国高中教育大省,2021年高考,安徽省报名人数是52.4万人,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六位。比河南省(104.6万)、山东省(79.5万)、广东省(78.3万)、河北省(63.4万)、湖南省(57.49万)等5个省市要少。当前,离2022年高考仅剩下120天了。安徽省高考的考情如何呢?2022年,安徽省高考报名人数会有多少呢?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呢?请看我们的分析!一、2018-2020年高考情况回顾2018年以来,安徽省文史类、理工科类考生报考人数分别为:1、2018年(1)文史类报考人数,22.4万人。(2)理工科类报考人数,27.5万人。(3)共有51.9万人报考。2、2019年(1)文史类报考人数,25.1万人。(2)理工科类报考人数,26.2万人。(3)共有51.3万人报考。比2018年减少了0.6万人。3、2020年(1)文史类报考人数,26.6万人。(2)理工科类报考人数,25.8万人。(3)共有52.4万人报考。比2019年增长了1.1万人。4、2018-2020年安徽省普通文史类、理工类本科录取人数(不含艺术、体育本科)(1)2018年文史类录取49181人,文史类本科录取率是9.47%。理工科类录取141830人,理工科本科录取率是27.33%。本科总体录取率是36.8%(按高考报名人数51.9万人计算)。(2)2019年文史类录取49313人,文史类本科录取率是9.61%。理工科类录取142723人,理工科本科录取率是27.82%。本科总体录取率是37.43%(按高考报名人数51.3万人计算),比2018年提高了0.63%。(3)2020年文史类录取48197人,文史类本科录取率是9.198%。理工科类录取146306人,理工科本科录取率是27.92%。本科总体录取率是37.118%(按高考报名人数51.3万人计算),比2019年减少了0.312%。二、2021年高考情况回顾1、2021年高考,安徽省高考实际报名人数为54.3万人,比2020年高考增加1.8万人。高考之前,高职院校分类和对口升学考试确认录取11.2万人,最终实际参加高考的人数是43.4万人。其中,文史类考生19.6万人,理工科类考生23.5万人。2、高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地市是合肥市,共6.2万人,占比14.29%。高考报名人数最少的地市是黄山市,仅有0.71万人,占比1.64%。3、2021年高考,安徽省共录取本科考生227609人(不含港澳院校单独招生),占比52.44%(按实际参加高考的人数计划)。其中,提前批本科(含专项计划)录取11024人,占比2.54%。4、本科第一批次(重点大学)录取92024人,占比21.20%。5、本科第二批次录取98112人,占比22.61%。6、艺术类本科录取考生18105人,占比4.17%。7、体育类本科录取2836人,占比0.65%。8、应用型本科对口升学,以及强基计划、少年班、保送生、体育单招、残疾人单招等特殊类型招生本科录取5508人,占比1.27%。9、如果按54.3万人报考计算,安徽省2021年本科录取率为41.92%。三、2021年安徽省高考成绩分析1、2021年高考安徽省高中实力50强排行榜合肥一六八中学、合肥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肥市第八中学、淮北市第一中学、屯溪一中、霍邱一中、阜阳一中分别排名第一至第十名。2、2021年高考安徽省各高中录取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数排行榜据统计,2021年高考,安徽省共有262名学子录取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肥市一六八中学、合肥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排名前三位。3、2021年安徽省各地市录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数分布示意图合肥市录取人数最多,达到67人。六安市排名第二,共有31人。阜阳市排名第三,共有27人。4、2018—2021年安徽省录取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最低分数线和位次(1)文史类:2018年,清华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68分,高出一本线118分,最低排名是全国第13名。2019年,清华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61分,高出一本线111分,最低排名是全国第58名。2020年,清华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54分,高出一本线113分,最低排名是全国第80名。(2)理工科:2018年,清华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91分,高出一本线186分,最低排名是全国第12名。2019年,清华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81分,高出一本线185分,最低排名是全国第82名。2020年,清华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96分,高出一本线181分,最低排名是全国第75名。(3)2021年清华大学理工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92分,高出一本线204分。共录取49人,全省排名第75名。北京大学理工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94分,高出一本线206分。共录取21人,全省排名第55名。清华大学文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80分,高出一本线120分。共录取2人,全省排名第8名。北京大学文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74分,高出一本线114分。共录取19人,全省排名第21名。也就是说,2022年,安徽省高考考生要录取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文史类大约要高出112分以上,理工科要高出180分以上,才有可能。四、2022年,安徽省高考报名人数会有多少?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安徽省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是351661,高考实际报名人数是51.3万人,高考复读生人数是16.1万人。2021年,安徽省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是357500,而高考实际报名人数是54.3万人。高考复读生人数是18.55万人。2022年,安徽省在籍高中学生人数是378867人。加上高考复读大军“毛坦厂中学”等高考复读生人数,安徽省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仍然将可能突破54万人。五、2022年高考,安徽省考生如何填报志愿?请参考2018—2021年高考,全国各院校在安徽省文史类、理工科类投档分数线的分数及排名,进行判断,填报高考志愿。1、2018—2021年安徽省文史类各院校投档分数线及排名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2、2018—2021年安徽省理工科类各院校投档分数线及排名虎年已至,2022年高考也将不远。以上数据,整理用时很多,非常不易。所有数据为手工整理,或来自安徽省教育考试院、博雅数据库等。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六安一中东校区985录取率25%。六安一中有1300多名一本线上学子榜上有名,50%的学生录取在“985”“211”院校,录取比例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No.1MiddleSchoolofLu'an),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创建于1906年(光绪32年),是安徽省属重点中学、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安徽省级示范高中。据官网2015年5月显示,该校占地近160亩,建筑面积70072m2,有学生五千余人,教职工403人,其中特级教师10人,高级教师190人。2022年裕安中学升学率80%。六安裕安中学是当地一个好的一个私办的初中,在当地中又有很高的考的很好的,每年都有中考很好考的一个很高的一个分数,所以每年的升学率相对于其他的学校来说高于其他的学校,每年升学率都是普遍较高的,高于普通本地的学校。二、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华题主可能对清华北大有所误解。我读书的时候750满分,清华北大收分663和662。对我来说,如果要打比喻的话就像是篮筐的高度。篮筐高度又不是非人的,但是我不到一米七,任我如何努力,灌篮这个事做不到啊,我拼命练习的情况下,我摸到了一次篮筐边缘的的挂网的那个小铁圈(比篮筐矮2公分)。但是我有个朋友185,他从不怎么练习,原地轻松双手挂框,只要他愿意,稍稍练习一下就能灌篮。这tm就是天赋。上哪儿说理去。如果你有天赋,稍稍努努力660分就考到了,如果你没有天赋,任你如何努力,660就是你不可能达到的点。可以直白地理解为生理差距,你的情绪管控能力和你的智商,简单说你的大脑构造限制了你触摸不到660分这个高度。一言以蔽之,笨。而笨是比光速更难突破的障碍。气人不。题主所问: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华?不知题主所说的“资质"指的是哪个方面,也不知题主上的是哪种类型的高中。下面试着分析一下:若提问者上的是重点高中,可以说资质并不平庸,只要肯吃苦,能耐住寂寞,能控制住自己,按照自己定下来的计划目标去努力,考上清华并不在话下。退一步说,即使考不上清华,上一个985、211大学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平时多努力,才能考场少出错。上北大清华是多少高中学子们的理想。奉劝题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规划自己人生目标和计划。计划不要定得太高,从大处着想,从小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赶,我努力了,我不遗憾。至于最终能不能上清华,还有很多因素在起变化,比如一些天灾人祸都你向前走的意想不到的障碍。抱着一个平常心,或许还有上线的可能。如果题主上的是一般中学,那确实形势严峻,别说考清华,就是能考上一个二本院校也就不错了。要知道,全国每年能考上一本的考生仅占全部考生的百分之几,能够考上二本的学生也不过百分之十几。努力吧,年轻人,你们赶上了好的时代。什么资质平庸,什么脑袋聪明?若把人的聪明与否划分成三个层次,可以说绝对是一个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大部分人的聪明程度差不多,就看每个人掌控自己的能力。(2019/07/06)首先要泼一下冷水,资质平庸的高中生即便是再努力,考上清华大学的希望依然很小很小。就像是短跑一下,要想让一个普通人通过刻苦训练拿到省里面前几名,这种概率非常之低。而且考试和短跑相比更为灵活,难的那一部分一定要有悟性才能解决的。同时,考试科目很多,你要想各个科目都能达到顶尖水平,没有天赋是绝对不可能的。试着去看看清北的录取分数就知道了,没有天赋根本无法做到。天赋+努力是学习成绩好比较关键的两点。努力可以让我们提高,但是提高是有天花板的。就像我们练习跑步,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无法再提高成绩了,这是资质决定的。一个普通高中生的天花板在哪里?这个不好说。但是要想上清华,则必须要有过人的天赋。要想达到清华的水平,你得和全省的高三学生竞争,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以上说的天赋或者资质,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的综合智商,只是考试智商而已。考上清华的学生基本上可以肯定做题的天赋很高,考试的能力很强。但是到底在做事上面有没有过人一等的能力,这个不好说。所以说,普通人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分数,争取上一个更好的大学。自己努力了,即便是上不了清华,我们依然是发挥了自己的潜力,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大的机会。如果自己真的有考清华的目标,那么就以上清华的分数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各个科目都像这些成绩靠拢。成功了,你成为传奇;失败了,你依然收获满满,因为努力了,提高的机会更大,超越现在的自己就是一种成功。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个问题进入高二。基本已经能确定了,也就是说无论孩子们承认与否,都已是基本心理有底了。为什么?下来具体来说一考上清北,首先要品学兼优,也就是常说的学霸,这是肯定的,一般进入高中阶段,学霸的诞生大致有两条成功线路。一是"一路红",也就是说从小学到小升初。到中考,一直在年级里排名稳定在前百名,在班级稳居前五名。一直持续到高中三年。大多考入清北的学生,80 90%以上是这学生圈里面"瓜熟蒂落"的。还有一种是"半路红",原来贪玩,学习一般,后来发奋图强。开悟了,懂事了,然后异军突起,从后面逆袭到前几名。也有。但现在的应试教育日益完善,体系越来越先进,可以说滴水不漏,繁重的作业,"课外补习班"见缝插针。学霸们一刻不停的学都很紧张,而后来者要想把以前的基础知识漏洞和短板一个学期里填平补齐很难很难,经过刻苦努力,考到一本院校,甚至"985","211","双一流"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想一路过关直冲云霄济沧海,考到北大清华这两个中国顶尖高校,可能不仅仅努力就运气好的。有没有,有,概率和几率就不说了。凤毛麟角。二以我们所在省份和城市举例,无论平庸与优秀,大约99%的清北生(以最新的2020年清北生统计数据),是来自于"五大名校"(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铁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也就是说要考入清北,最主要先要考进这五大名校,这是第一道门槛。而且最好要考进五大名校的重点班,这是个什么概念,可以这样比喻。进入高中阶段,能考进"五大名校"的学生,大多是各个县,区,市里面的状元榜眼们。各个学校的第一二名在这里竞争激烈。这是第二道门槛,第三道门槛,考入清北生,还要在重点班稳居前列,因每年清北都会提前在高二阶段,在寒暑假期间举办夏令营,集训班,强基计划之类,主要目的就是让学霸们多了解清华,北大的学校情况,希望学生们能报考清北。他们这些学校一样也有危机感,担心人才的流失……进入这个班必须要是年级排名始终稳居前列的学霸,五大名校各校的入选学生数大致在个位和十位数之间。另外,还有一个更直接进入清北的渠道,那就是在每年举办的全国范围的奥林匹克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等竞赛中拿到前几名次,同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经过清华北大的严格审核,都会在高三阶段不经过高考,直接保送进入清北。这个不用说,难度和几率就更小了。以上大致介绍了一个考生进入清北的过程,所以就能明白,基本上进入高中每个孩子都会心中有数的。最后在回答完这个问题,想说一个重要的观点,都熟悉的爱迪生名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对任何人,"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这句话是一条奋斗者的公理。永远不会过期。一直都管用。就像人活到一定年龄,一定会扪心自问,这么奋斗到底为啥?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最后还是得承认,人活着有意义也罢。无意义也行,你只要还活着,还想过好日子,为自己为了所爱的人,都需要奋斗才会得到。辛勤努力都不一定会实现目标,不努力更不会天上掉馅饼。所以无论平庸与优秀,都需要全力以赴的努力学习,有些人说一些孩子多么聪明,每天能做到晚上十点就睡,开心学习就考进北大清华,对此说法值得拷问,因为进入了高中冲刺阶段,仅仅老师布置的各个科目作业已经多得不得了,好的学生还要不断每天预习复习过去的课程,还在不断刷题,另外,几乎天天大练习,每周小考,半月有中考,一月有大考,还有期中期末考试,学业竞赛考试层出不穷,许多孩子之间还有"比学赶帮超",这也是重点学校独具一格的学习氛围的优势,孩子们每天都处于焦虑不安。紧张,竞争中,失眠,少觉都是常态。很少有11点之前睡觉的,哪里有晚上十点就睡开开心心进入清华北大的?即使有所谓"天才"。但数,理,化,语,数,英,政,史,地,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聪明可以做到数学物理好,但语文英语其他科目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大量的刷题。这些科目不是说仅仅靠小聪明就能考到前面的。下面摘录在这五大名校几句共同的座右铭,和青春奋斗者的孩子们以及辛劳操心父母们共勉没有谁比谁努力,只有谁比谁更努力 _今天不走,明天要跑。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_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的学习,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此刻的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_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努力会让使人进入一个高度,但到了这个高度之后,仅仅靠努力是没有用的。它需要的是技巧性的突破。学习亦是如此,对于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或许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一个不错的一本大学,但若是清华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博士,一直以来都在从事高中生教育工作。我通过对高中生学习的观察与总结,写了一本书《直击高考漏洞》,书中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分享了20位清北学霸的高考经历,对学生提升成绩很有帮助。如果有需要这本书的同学或家长,私信:领书,就能免费领取。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讲,心智还不太成熟,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才在学习上表现的比较一般。当学生的心智没有成熟到自己可以主动规划自己一切的时候,注定是与清华无缘的。清华招收的都是什么样类型的学生?1.天赋异禀的,这类同学天生会学习,知道给怎么学习。2.始终都是以清华为目标的,基础比较牢固的,这类同学是思想比较坚定。这两类同学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少见。所以他们成为了清华的一员。对于资质平庸的高中生来说,重要的不是考上清华,而是学会规划生活及学习中的一切。当你占据了主动权,清华也只是你通往美好生活的一个手段而已。在我接触的数千名学生当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都比较被动,等着老师、家人去安排、指导的学习,这样即使再熬夜学习,奋笔疾书,学习上也很难有一个大的提升的。希望高中生们能够把学习重点的放在如何去提升成绩上,而不是在自我评价较低的情况下,盯着一个不可及的目标。那样势必会给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对于想要主动提高自己分数的同学,可以直接私信我领取《直击高考漏洞》一书。我可以说下,本人高中在全市最好的高中的最好班级-竞赛班(专为参加各种竞赛的班级,包括数理化生物计算机),全班全部上重点的,各种保送上交、清北,班级高考平均分高于一本60分,时间是2002年。我们班里面天赋异禀的就不说了,那天赋让我这个中考全校第二的人也要跪地膜拜,说一个资质平庸的。此人每天5点30到教室早读,晚上自习至10点回家,三年来每一天都这样(据说寒暑假也是在家里保持这个节奏),中间不会有任何休息,别人午休,他在看书,别人打球,他在看书,没有任何的业余爱好,除了上课就是写作业,与一切娱乐活动绝缘,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此人在我们班里公认的没有天赋,竞赛拿不到任何成绩,但最终考上了北大,高考分数高于一本线130分。毅力也应该算是天赋吧。最可悲的是我和同班同学还嘲笑这个努力的人,不停的做作业,有什么用,竞赛又不考这些简单题。后来他上了北大,而我因为偏科只上了211,原来最可笑的是我自己。既然自己都知道自己资质平庸,又已经上高中了,那还是建议你放弃考清华的想法,求其次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之后的学校,把目标定位到排名10以后的高校。排名10 25的高校,比如中科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等。排名20 35的高校,比如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排名35 50的高校,比如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等。录取分数非常高:两财一贸,北外,上外。录取分数很高: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海军医科大学、空军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陆军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无论什么时候,努力都会有回报的。我非理论家,就说普通人的直话。都上高中了,还资质平庸,再努力,上清华的可能微乎其微!清华,那可是仕途上的宝塔尖,资质甚优的,也须有万里碰一的运气!平庸者,首先解决平庸问题,变平为优!然后,努力仍是需要的,目标以考上次等重点大学,就相当实际,是为可观了!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有没有可能考上清华大学?有过,但却非常少。我们来看看,每年都是什么样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第一、清华大学每年招生学生类型每年高考前,清华大学都会发布招生公告,每年清华大学招生的本科学生包括几大类,主要有:能加统一高考类、特长类、保送类、自主招生类等,而每年清华大学本科招生数量也只有三四千人。第二、清华大学在各地招生人数情况清华大学每年本科生招生总人数约三千到四千之间,2018年约3800人,将这么多名额分配至31个省市,平均每个省市也就占一百多人的名额。然而,由于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各地教育水平不一样,清华大学每年分配至各省市的招生名额并不是平均分配。其中北京市每年名额最多,每年录取的考生数量达到3-400人,一些高考大省如河南、河北、湖南、浙江、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区,每年能够分配到的名额基本上保持在100-200人之间,个别地区可以超过200人,譬如河南。而其它一些中西部省市,清华大学在当地的招生名额一般不会超过100人。第三、分析普通高中生考清华大学的难度系数从上面的招生情况来看,对于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如果不是出生在北京市,只是生活在其它省市,假设清华大学在当地的招生名额为150人,注意,这是当年招生的总人数,是包括所有招考类型的学生。除去保送、特长生、自主招生降低录取等,留给裸分考清华大学的名额也就100人左右。而这100的名额,对于有的省份来说,还要分文科和理科,我们就按招生人数比较多的理科为例,假设文科和理科的比例为3:7,那么留给理科生的名额也就70人左右。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学理科的学生,想要裸分考入清华大学,高考成绩要排名省内前70名才有机会。这个难度有多大?自己想想就知道了。以四川省今年为例,今年四川省理科700分以上人数多达182人,也就是说,700分今年在四川是上不了清华大学的。(注:以上的所有数据均为假设,均为大概数字,不一定准确)第四、每年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都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们仅仅讨论裸分考入清华大学的情况,通过其它途径比如自主招生、保送、特长生等不再讨论范围内。我们不谈衡水中学这种超级中学,对于一般地级市里的中学,一年能考出几个清华大学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其中裸分考上的更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每年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都是学校里年级前几名的学生才有可能,其它成为黑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要考上清华大学,这样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质:一、有一定天赋。要说能够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没有天赋,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些学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非常强,智商也比较高。二、学习效率非常高。能够如此拔尖的学生,他们平时的学习效率一定非常高。因为在同一个班级里,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时间,而他们学习成绩能够如此突出,那么学习效率一定是极高的,特别是课堂上。三、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多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最大的区别,而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养成的。这些学习习惯包括平时上课、对待作业的态度、平时课外阅读的涉猎,等等,都是要比普通学生强。四、学习刻苦用功。有天赋的学生很多,但却未必能够最后考入清华大学,因为有些人他们并不努力,上课睡觉,下课作业不完成,怎么能考上清华呢?所以,有天赋的前提下,加上勤奋刻苦才有可能考入清华大学。那么对于资质平庸的学生,他们只有一条路,就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可能是两倍、三部、四倍甚至更多倍的努力,才有可能最后能够考入清华大学。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欢迎大家说出你们的想法。正常考试,基本上毫无希望。一个资质平庸的高中生,如果是通过正常高考,可能无论多努力可能都很难考上清华。现在竞争非常的激烈,大家可能听说过一句话,别人家庭比你好,天资比你还聪明,更关键的是别人还比你拼。在现在的竞争条件下,如果资质平庸,基本上无论多努力,可能都很难考上清华的,这个里面还有个学习效率和学习难度的问题。 1、学习效率差别很大一般天资聪明的,学习非常好的,可能每天的学习时间一样,但是学的东西更多,学习的内容更深,而且学习效率更高,更不容易忘记。举个例子,你资质平庸很努力,一天也就是最多学习16个小时,余下8小时睡觉,但是。如果背英语的话,可能你需要60天以上才能够背下来一册新概念3。但是如果一个资质很好的孩子,基本上过目不忘,可能仅仅需要15天时间就把新概念3全部背下来了,再有15天可能新概念4也背完了。也就是说,你如果资质平庸,背下来一本新概念3就需要60天,而天资很好的30天就搞定了新3和新4,这样的学习效率显然是很难比的,而且到了高考,显然考试分数差距会比较大的。如果英语达不到140以上,显然清华就不用想了。 2、学习难度差别很大资质平庸和天资聪明的差别,还有学习难度差别很大。天资聪明的,对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达到智力极限的难题,理解更深,接受更快,思维更迅速,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基本上不会忘。而资质平庸的学生,再努力,但是对于达到智力极限的数学,物理等难题,基本上很难学懂学会,即使是有时候学明白了,但是过几天又忘了,或者是变个花样又不会了。因此,学习难度差别很大,这个对于资质平庸的孩子来说,是很难通过努力越过的。这样的话,如果数学达不到140以上,物理达不到95以上,基本上清华也是没戏了。 3、结论综上所述,资质平庸很难通过努力来考上清华,一个是学习效率的问题,一个是学习难度差别很大,这个就决定了分数上不来,那么就很难考上清华了。三、平行志愿投档最低位次是什么意思「详细」平行志愿投档最低位次是什么意思「详细」高考成绩已经发布,志愿填报提上日程。根据省招考院的安排,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8日~8月13日。根据自己的分数,该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填报志愿时又有哪些方法和技巧?6月26日,记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番采访。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平行志愿投档的最低位次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考生意愿为主理科考生郝志杰高考成绩为573分,超过一本线11分。“如果一本志愿报不好的话,最后可能只能上二本院校了,所以填报志愿之前的工作必须要做好。”郝志杰说。同样纠结的还有考生张璨琪的妈妈孙女士。高考成绩公布后,孙女士便忙着打听哪所学校比较好、哪个专业比较吃香。经过初步比较,从医的孙女士打算让女儿报考医学专业,这与张璨琪的想法产生了分歧。““有些家长在医院工作,就让孩子报考医学专业,这一想法不可取。”滕州一中西校高三班主任刘宜国认为,孩子报考的专业可能决定以后的就业方向,如果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可能会影响以后的人生规划。家长和考生的意见一旦相悖,应该尊重考生的意愿。考生可以先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选择几个心仪的城市,把报考学校圈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样就比较容易做出选择了。多查阅报考信息据滕州一中教务处李主任介绍,今年普通文史和理工类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高职)批全部实行平行志愿和分批次征集志愿。“平行志愿并非没有风险,以往很多学生都吃过亏。”李主任说,“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投档到志愿院校后,被退档的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或不符合志愿院校招生简章要求的条件,被退档的风险就很大。”李主任提醒,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策略,但是一定要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另外,考生借助网络尽量多查阅往年的招生录取情况、往年各批次分数段、往年各批次投档线等信息。 [志愿填报专业名词]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有人说它是人生第二次高考,是影响一生的一次抉择,也有人说“高考考学生,填志愿考家长”,更有人形象地比喻说,高考是考生一个人的“单兵应战”,而高考志愿是全家人,乃至全社会的“协同作战”。由此可见,填报高考志愿考验着每位考生和家长的智慧和胆略。下面着重从高考志愿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征求志愿等几个部分来分析填报志愿的方法。巧妙大胆,择优选报提前批提前批,是高考志愿填报最早的一个批次,一般仅占招生计划的10%左右。在常规批次录取之前,并不影响其后常规批次志愿填报的录取。师范类院校招生均在这个批次完成,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类型学校,如部队、公安类以及各校国防生;又如港澳台院校、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关系学院、外交学院等。 1.志愿模式提示。据招生资讯说明,由于面试成绩不通用以及各院校录取标准不一致等,文史、理工类本、专科提前批(包括重点大学基地班)暂不实行“平行志愿”而实行传统的“梯度志愿”,即常说的“志愿优先”。“梯度志愿”投档时,按照考生的第一、第二(参考志愿)等院校志愿顺序进行检索,以此类推。这样的投档录取方式,对于第一志愿尤为关键。近几年来,在师范类、外交外语类等院校第一志愿录取者占90%以上就是一种证明。因此,提前批的志愿填报最大的技巧在于牢牢把握“志愿优先”的特点,考生和家长在这个批次,要大胆地、巧妙地,择优选报自己所在院校位置,抓住有利机遇,认真选好第一志愿。能因招生计划完成而不能被录取;二是由于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专业太多高分考生填报,致使该院校投档线太高,各志愿专业之间的“梯度”又太小;三是填报的志愿专业太少,如仅报一至二个专业,失去被选择机会;四是不经意未避开“受限专业”,如因身体条件受限,不服从专业调剂。全力以赴,争取守住本一批本一批是重点本科的档次,北大、清华、人大、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天津南开等“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都集中在这个批次。这个批次是我们考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这些院校或因城市繁荣而著名,或因学校著名而受追捧,可以说大都是因学校和城市齐名而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尊崇。这个批次的招生数不多,一般控制在20%以内,如要进入“985”工程的重点著名院校,成绩应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5%左右,各省市的划定分数线一般也是按这个比例。从这种划定投档分数线也可以看出一点,在这个批次中的考生都是比计划数多一些,这也说明,有的考生虽达到本一批的投档线,并不笃定被录取,尤其是那些紧贴分数线的考生。重点大学是常规批次,各省、市、自治区大都采取平行志愿录取原则。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对同一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A到D学校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不一,有的是110%,有的是105%,这种比例超过100%,造成有的分数虽说被学校调档,但是否录取仍然是个未知数,因而,填报当中就有不少细则值得注意。 1.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考生是在知分、知位、知线之后,又是采用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平行志愿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考生和家长。仅从投档比例看,原先是按照招生计划的1:1.2投档,也就是20%,这个数目是比较大的,而实行平行志愿,省外比例仅为5%以内,省内则大都按照1:1、或者接近1:1投档,这些无形中是对高校自主选择权的一次较大调整。这种投档方式,也可谓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体现,也充分凸显“考生为重,考生为先,考生为优”的高考招生政策。考生在填报时,力求每个志愿保持有梯度,选专业方面也要“冷”、“热”搭配,以便提高成功率,尽量避免因专业安排不下被退档。 2.平行志愿填报的策略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冲、稳、保、垫”的梯度配置。四个层次学校,一般选择学校录取“平均分”作为参考价值意义最大,录取率也高。值得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走出只关注院校提档线的误区,而应当详细了解所要填报院校近三年实际录取的“实线”,即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如今,实行平行志愿,分数大都是“扁平化”,一般相差不会太大,也比较真实反应学校录取线。我个人指导的经验是:①按最低分作为我们考生志愿填报参考依据的风险非常大,是最危险的一种填报方式和选择院校做法;②按最高分来取向学校,则容易造成高分低就,也是浪费考生分数,即“损分折业”,虽说具有在选择专业时有较大的自主性,但仍不是最佳选择;③按平均分最重要,最有实际意义。当考生在选择高校时,把自己的分数与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相比较,假如是在该录取平均分上下,这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可以说稳操胜券。我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大都是采用高校录取平均分或平均分与最低分之间分数段来考虑志愿。特别提示:一般在本一批次文史、理工类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均无法“一档多投”,在分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成为考生填报平行志愿的最大风险。如2010年高招中,据福建省高招办消息称,有630多分理科生(省本一批次控制线539分)、610多分文科生(省本一批次控制线557分)落榜,原由是这两位考生均因投档后不服从专业调剂导致退档,B、C、D志愿同时落空。出现这种状况,只有在本一批次征求志愿努力,或者走复读之路。谨慎合理,对分入校本二批本二批除了高职高专之外,算是高校招生录取分数较多的一个批次,从高校来说,也大都是属于公办学校,也有少量民办或独立院校,在考生和家长中,对此批次也较为看重,这部分考生潜力较大,因为相当一部分是从一本退档下来。就以福建2010年招生情况看,本一批次落榜生,竟然多达3049名,占实际招录人数15%,来自福建省高招办消息称,这些3000多名均因为考生个人选择原因落榜,这些落榜考生也将是填报本二批高校最有竞争力者。 1.作为填报本二批志愿考生,尤其是那些贴线生,也是省本二批控制线上左右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尽量参考往年院校录取的平均分,对照本人的分数选择实力相当的院校志愿,同时尽量服从专业调剂,避免退档风险。 2.在填报中,要了解招生政策,掌握好策略,把握住“梯度”,做到知己知彼。比如,在填报中,有些学校的招生章程已经明确指出有身体受限和男女性别限制,可有些考生偏偏不信,仍然我行我素,仍然要去试试,有的`明知自己成绩达到某著名高校的录取线,可偏偏要去瞎碰(“瞎报”),力求几万之一的可能。把自己的分数位次估计得过高,把劣势当成优势看待。“知己”是了解自己的竞争力所在,而“知彼”才能量力而行。“知彼”,那就是要了解对方,了解所报高校,对高校每年对本省、市、自治区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以及其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作为考生的位次与其位次相对照,这样,就形成一个心中有数的概念,形成了自己应该在哪种高校的层次,心中有高校,依次可比照,梯度掌握好,大胆地填报。特别提示:选择院校时应注意留有余地,千万不能把自己分数位次,在填报时采取满打满算,一味考虑冲击名校为目标,容易造成高分上不了理想专业,或是降批次被录取,作为考生在确认学校时,应以学校录取平均分为准点,以适合为准则。总之,考生在志愿选择与填报应当记住这么一句话: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量力而行,精挑细选上三本三本是独立院校和民办院校占主导地位,独立院校原先都是有其“母体”相连,后来根据教育部门有关规定才真正有了独立性,但在办学上仍与“母体”有着密切关联,在办学实力、校园文化、办学风格等方面都有着极大影响,在办学水平和学校形象都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生源较为充足和保证。这个批次的志愿该如何填报呢?从近几年我指导过的学生为例谈点看法。1.三本学费收费高,但其办学方向确实有所不同,纵观各院校大都为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说通俗点也就是较为实用、实际的东西,有些还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直接与企业或单位挂钩,形成企校办学,单位与学校联姻做法,这无形中给学生增加另一套技术本能,可谓是学生在校期间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有技术能力,真正成为“文凭+技能”,适合社会能力的一种新型办学方式。学生填报时,那就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性格和就业作长远考虑,也就是说,当四年大学毕业之后,走出社会,自己准备干什么,从这个角度去选择院校与专业。2.考生填报三本时,理应对其学费与家庭经济状况作比照.三本虽是本科,但其收费高,这是一道横跨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门槛,一般来说,四年学费和生活费等,都要花费十万左右.作为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那是需要看清的,并要对四年的学费和费用作全盘考虑。特别提示:了解招生政策的变化。如福建省2011年高招的六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取消本三批次,纳入本二招生。这样福建省内外考生有想填报的理应有所认知,有所了解,在填报时加以注意,并能对其招生新政的变化而应对。脚踏实地,不排斥高职高专高职(高专)的招录一般放置于本科之后,也是普通高校招录最后一个批次。这个批次有本科院校兼有高职,有属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有属于民办性质的高职院校。录取成绩高者院校提档线超过本科二批最低录取控制线,低者有的出现零生源情况,其计划缺口,需要通过向社会征求志愿来完成,有的缺口较大的院校还需要两次征集志愿和降分录取来完成计划。填报高职(高专)批志愿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首先应该了解学校“含金量”。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职高专院校多达千所以上,这么多的学院令人看了眼花缭乱。作为考生和家长在填报时,理应针对自己位置把六所(福建高职是六个志愿)学校的层次依次分开,在每个层次上最好还有两所学校进行比较和站队,以便挑选,在层次上应有高有低,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有公办一般院校,也有民办学院,其质量和规模都相差较大,如上所述,有的高职学校录取分数却是本二科分数,而有的学校则出现令人费思的零生源,真是天壤之别。可见,考生填报时,均要对其拟报和准备去上学的学校作一番细致了解,从其办学的前身与发展,察看其原先的“身份”,这样,有助于了解其毕业生质量、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其发展趋势与状况。其次应该了解就业“金钥匙”。在大学里有句非常流行的话语:升学是金,就业是本。就业与其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人讲本科读文凭,专科学技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就业教育罢了,确实,高职高专院校理应与就业为前提,以就业为主轴,学生选择了一个专业,就犹如拿到一把开锁的金钥匙,当毕业之后就为将来就业的行业确定岗位和发展方向,或者说是已经掌握了本领和技能,等于开启就业的大门。现在不少高职高专院校,都在走校企联营,互赢互利,共同发展的办学方向,尤其是根据社会、企事业单位需求进行设置专业,实行定岗实训,有的还采取订单式的培训。把握机遇,莫放弃征求志愿征求志愿,顾名思义,是指第一次或者常规批次录取过程中,一些到档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身体问题、放弃原有志愿、不愿来校就读等原因,导致部分招生学校的招生计划未完成(即有缺额需再次录取),当地高招办会适时发布信息,公布具体事项,再次征求考生志愿,此时未被任何学校录取的考生,可按当时教育相关部门公布的征求志愿填报时间填报征求志愿,考生填报后由招生学校择优录取。填报征求志愿值得注意的几个细节。一是看分数选院校。一般来说,考生的分数低于想填报院校选期投档分数或者是低于你想填报院校的征求志愿设定分数的,就不要去填报。二是看名额再选择。你的分数较高,可以选名额少,且认为较好的学校,反之,分数较低,就尽量选择征求志愿名额较多的学校和专业。三是看院校间分数差。征求志愿与常规批次一样,也要把学校之间分数拉开档次,形成一个梯度。这些细节作为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在征求志愿填报中是应该多加注意的。这样,你就有可能被院校录取;而希望被降分录取的考生可选择填报有可能申请降分投档的院校。【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分析系统】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分析系统是由广东考试服务网研发推出的,该系统具有广东省历年各批次分数线,院校专业等海量数据,智能结合相关报考、志愿填报指南,辅以高校名师的专业分析,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新政策及院校专业信息、最科学的高考志愿填报模拟和分析建议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