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教师队伍包括( )

一、关于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需要不断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树立服务意识,强化人性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人本科学规范创新

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教学工作的保障,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持续提升是高校成功发展的重要标准,只有真正实践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价值,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培养机制的完善,才能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于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职业精神

1.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认真学习富有时代特征和现实生命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掌握其内涵精神实质,培养崇高的思想行为和精神世界,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有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抱负和追求。

2.要有奉献精神。现代社会中,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节奏快、任务重。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为人师表,修身律己,内心沉静,全心投入工作,职业情感浓厚,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3.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面对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等不同的服务对象,需要协调处理院内院外各方面的关系,这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既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还要能够承受各种挫折、误解、委曲,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

二、要时刻以学生为本

1.重视素质教育。学生是社会的人,大学作为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必须处处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通过发挥学科教学作用、强化心理教育咨询、关注学生日常管理、丰富文化实践活动,构建健全和谐的人格培养机制。而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恰恰是适应社会要求培养多规格人才的需要,用高效的管理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和谐人格的培养。

2.关注学生成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要认识到大学生成才的时代性、社会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注重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在某一领域有一定技能的专长的人才,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注重目标激励、渐进式教育、实践教育、榜样示范、自我教育等教育方法的实用性,引导大学生增强成才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掌握成长本领,建立完善的人格,做社会的可用之人,有一技之长,做社会的有用之人。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管理实施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信任学生的力量和价值,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有鼓励,有提醒,主动关心,充满耐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强调对学生主动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培养,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

三、培养效率意识,提高时效性

1.加强业务能力学习。熟悉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教学管理工作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大纲的编排、教材的选用、教学设施的合理利用、教学课堂的规范有序、教学工作的协调运转,教学管理人员都要全程参与,因此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优化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实现教育教学实践。

2.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和配置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优化学校教学管理,使之向“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提高教学管理决策的水准和质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的人力、资源、信息、时间科学调整,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科学有效的实现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注重理性创新

1.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教学管理工作要制度化,减少内耗、提高效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院内各部门之间做到协调统一才能避免工作上推诿、扯皮等现象,靠规范明事定责,靠程序科学运转,强化执行力,从而更好地行使教学管理的职能。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随着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高校管理要善于掌握先进的理念,在学习中优化教育理念,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智慧精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新鲜办法、新鲜语言、新鲜思想和新鲜经验。

3.要有创新精神。教学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与时俱进,出新思路、新想法,提高工作效率。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因此在自己的岗位上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把每一项教学要求落到实处,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想进步,处事科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4.勇于走出校门办学。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对子女教育越来越关注,不仅要求学校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和呼声逐渐高涨。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也产生了参与教育的愿望,大学文化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互动融合,逐步形成了诸如投资取向、风险意识、利润导向、契约原则的企业教育理念,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革新理念将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自我学习和提升的工作,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在一次次的工作实践中思考改进、提升工作的方法,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根据时代的不同,社会的进步,不断提高道德水平、精神风貌、学识内涵、文化底蕴,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冯晓卡,法制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柴莹,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本科教学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沙丽曼,美国常青藤盟校教学促进中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邵丽丽,高校教务档案信息安全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朱嫣嫣,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有哪些基本内容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

“四个促进”:促进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不断规范、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个基本”:力争评估时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

“两个突出”: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一个引导”: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教育部为贯彻《高等教育法》加强宏观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及运行规律严格按有关评估指标要求,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估,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评估目的:通过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得到规范,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特点:

1、以整体评估为主具有高度权威性。把学校教学工作全局作为评估对象评估过程和评估结论也侧重于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分析便于学校从全局和整体上改进工作。

2、评估方案力求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基础性体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方向,对高校教学工作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3、重视学校在评估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考察以下三方面:第一学校确定的目标(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实情的符合度;第二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目标的符合程度;第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的符合程度。

4、强调评建结合,具有综合性。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建设、改革和管理上。

三、教务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教务员是指教务管理员;教务管理员负责学员及教学资料的管理,并需要做好学籍、考务等相关管理工作,需要工作细致、认真、严谨,性格稳重,计划性强,能够吃苦耐劳,较强的抗压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负责学员及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归档及相关教学服务工作;与学籍管理人员、考务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及时通过网络收集、上报、下载教务、考务管理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及时准确做好学生注册、课程注册、科目报考等工作;

按时下载学号、准考证号、考试成绩、考场编排、分发到各工作站、教学点、教学班;做好期末考试成绩、补考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实践性考核成绩登录、下载、上报工作;

扩展资料:

教务员职业要求:教育培训:一般要求档案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工作经验:工作细致、认真、严谨,性格稳重,计划性强;熟练操作电脑及办公软件;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能够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教务员发展路径:教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有: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例行管理,教学档案管理,考试管理,教材管理等,它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务管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科学化的教务管理模式。教务管理员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一些教育、培训企业都有用武之地。

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啊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

“四个促进”:促进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不断规范、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个基本”:力争评估时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

“两个突出”: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一个引导”: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教育部为贯彻《高等教育法》加强宏观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及运行规律严格按有关评估指标要求,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估,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评估目的:通过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得到规范,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特点:

1、以整体评估为主具有高度权威性。把学校教学工作全局作为评估对象评估过程和评估结论也侧重于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分析便于学校从全局和整体上改进工作。

2、评估方案力求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基础性体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方向,对高校教学工作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3、重视学校在评估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考察以下三方面:第一学校确定的目标(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实情的符合度;第二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目标的符合程度;第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的符合程度。

4、强调评建结合,具有综合性。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建设、改革和管理上。

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教师队伍包括( )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教师队伍包括()介绍如下:

教师队伍的评估指标包括: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培养培训等。其中,数量与结构主要考察师生对学科布局、专业结构与设置、本科教学、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基本条件、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质量监控、课程教学与改革、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式与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什么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国家对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一种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形式。

所有新建本科院校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通过评估引导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核心内涵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

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学校参加合格评估的条件为:有3届以本校名义招生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当年没有被限制招生或暂停招生;公办学校上一年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须达到《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规定的相应标准。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