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校风精神,常熟理工学院是哪里的

一、常熟理工学院是哪里的

一、常熟理工学院是哪里的常熟理工学院是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该校是一所江苏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组织的新一轮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首所试点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

二、常熟理工学院简介

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58年建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各类人才。学校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

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常熟理工学院受吴文化浸润,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形成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培育了“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学校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3.2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68万余册,数据库31个,数字信息资源量31TB。学校办有《东吴学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扩展版>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全国高校优秀期刊)2种学术期刊。

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50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多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4700多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35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多人,高级职称590多人,博士460多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200多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9个。

学校以“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办好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坚持“强化内涵、树立品牌、培育特色”,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创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升本以来,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0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170多项,获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组织奖。拥有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教育部师范教育认证专业1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9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2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6项、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8个。建成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获批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现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7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6项,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近40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2项,获批水产新品种2项,授权各类专利10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近400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拓展和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项目合同1000多项,年度横向项目合同经费近5000万元;建立技术转移分中心5个,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30余个;注册成立苏州琴川智库。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积极深化产教融合,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互动发展,共建行业学院,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探索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明显。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纺织服装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多个行业学院。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国家交流或进修,聘请外籍教师数百人次,并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塞尔维亚、捷克、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21个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联系,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加拿大、印度、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的50多所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校设有国家汉办外国人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重视学生素质教育,被列为首批省高校校风建设达标单位,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单位”,1997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外国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基本建设学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大学章程核准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党委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

展望未来,常熟理工学院将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建设品牌大学,服务区域发展”为行动纲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校,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特色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事业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而努力奋斗!

常熟理工学院邮编附地址和介绍

常熟理工学院教务处电话

常熟理工学院有几个校区

常熟理工学院招生办电话

常熟理工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常熟理工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常熟理工学院有哪些专业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常熟理工学院是几本师资评价怎么样

常熟理工学院有什么专业附招生专业目录

常熟理工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二、江苏省有哪些大学

江苏省目前的普通高等院校名单如下: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备注

南京大学教育部南京市本科

苏州大学江苏省苏州市本科

东南大学教育部南京市本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南京市本科

南京理工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南京市本科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镇江市本科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徐州市本科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常州大学江苏省常州市本科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河海大学教育部南京市本科

江南大学教育部无锡市本科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江苏大学江苏省镇江市本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南通大学江苏省南通市本科

盐城工学院江苏省盐城市本科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南京市本科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徐州医学院江苏省徐州市本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中国药科大学教育部南京市本科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徐州市本科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淮安市本科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省盐城市本科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省苏州市本科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省苏州市本科

淮阴工学院江苏省淮安市本科

常州工学院江苏省常州市本科

扬州大学江苏省扬州市本科

三江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省常州市本科

淮海工学院江苏省连云港市本科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徐州市本科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通市本科民办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国家林业局南京市本科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泰州学院江苏省泰州市本科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无锡市本科民办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徐州市本科民办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泰州市本科民办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泰州市本科民办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省教育厅连云港市本科民办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泰州市本科民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本科民办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本科民办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本科民办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省教育厅镇江市本科民办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扬州市本科民办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徐州市本科民办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扬州市本科民办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省教育厅镇江市本科民办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张家港市本科民办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泰州市本科民办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通市本科民办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本科民办

宿迁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宿迁市本科民办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本科

西交利物浦大学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本科中外合作办学

昆山杜克大学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本科中外合作办学

民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盐城市专科民办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无锡市专科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徐州市专科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通市专科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连云港市专科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镇江市专科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省南通市专科

苏州职业大学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省扬州市专科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市专科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徐州市专科民办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专科民办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泰州市专科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常州市专科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专科民办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省无锡市专科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盐城市专科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扬州市专科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省南通市专科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专科民办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无锡市专科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通市专科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淮安市专科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省泰州市专科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常州市专科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无锡市专科民办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淮安市专科民办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专科民办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专科民办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无锡市专科民办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无锡市专科民办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专科民办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常州市专科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常州市专科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镇江市专科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淮安市专科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常州市专科民办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徐州市专科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无锡市专科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宿迁市专科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扬州市专科民办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常州市专科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无锡市专科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无锡市专科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无锡市专科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镇江市专科民办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盐城市专科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淮安市专科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扬州市专科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专科民办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专科民办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专科民办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专科民办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专科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教育厅宿迁市专科民办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专科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徐州市专科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徐州市专科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省南通市专科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南通市专科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江苏省教育厅扬州市专科民办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省淮安市专科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省连云港市专科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省常州市专科

三、请问专转本大学有哪些

专转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宿迁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南通大学、三江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通理工学院、扬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江苏海洋大学、淮阴工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常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大学、泰州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南京审计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盐城工学院、徐州医科大学、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传媒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校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占地面积660991平方米,培养以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教师教育和艺术教育上具有鲜明特色。在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学院办学取得了累累硕果。小学教育、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一门课程入选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行政管理、英语等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独立学院星级专业;获批江苏省首批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独立学院唯一);是江苏省唯一具有省级学会(江苏省医药法研究会)的独立学院,是江苏省唯一具有省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的独立学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行“4+1”跟岗见习实践教学模式,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学院先后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和“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办学业绩;2021年,在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主持)完成的《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学院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11位,江苏第1位。

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

江苏科技大学学校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源自1933年上海大公职业学校,1953年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1970年迁至镇江,1971年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南京工业大学学校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落实“科技创新改革30条”试点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南京审计大学学校简介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创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需加强建设)。

在39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审计事业的初心不改,遵循“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践行“诚信、求是、笃学、致公”校训精神,筚路蓝缕,风雨传薪,业已发展成为审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审计科学研究的基地、审计事业发展的智库和审计国际交流的窗口。

宿迁学院学校简介

宿迁学院坐落在有着“第一江山春好处”美誉的宿迁市,宿迁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最年轻的,但却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特别是近年宿迁各项指标突飞勐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快速崛起的新兴城市,并先后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殊荣。

苏州科技大学学校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

学校拥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档,“工程学”和“化学”学科跻身ESI前1%;6个学科入选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6个学科入选“十四五”省重点学科。64个本科专业中,1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8个专业通过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扬州大学学校简介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着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

金陵科技学院学校简介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任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学校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全日制城市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和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2002年6月经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金陵科技学院,2005年3月正式成立。

学校占地总面积101.64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5.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7.9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9亿元。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等20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涉及经济学、文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的65个本科专业,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园艺学、工商管理、设计学为“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5个学科为“市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学、旅游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动物医学、古典文献学等2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动画、会计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4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一期工程专业。机械类、土木类、工商管理类、设计学类等4个专业类为省级重点专业类,会计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门课程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27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徐州医科大学学校简介

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2021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六十余年来,学校不断发扬“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型发展”“选择性优秀”“关联性拉动”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

学校设17个学院(部)、36所附属医院(临床学院),设置2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有临床医学、生物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并设有生物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