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属于什么院校 常熟理工学院什么档次 2024-09-03 03:13:53 0 0 一、常熟理工学院什么档次常熟理工学院属于什么档次1.常熟理工学院的背景介绍常熟理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学院坐落于文化名城常熟市,占地面积1842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学院现有约21000名全日制在校生,设有2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教育等多个领域。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排名根据2021年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常熟理工学院在全国综合排名中位列第360位,属于二本院校。此外,常熟理工学院在“工学”领域排名也较为靠前,位列全国第222位。学院还被评为江苏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江苏省“双创”人才培育先进单位等称号。这些数据表明,常熟理工学院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3.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水平常熟理工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截至2021年,学院有近千名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约占40%。教师中有一批具有海外学习、访问经历或拥有海外学位的人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学院还在教学改革、创新创业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行“大厦式教育”、“五院式教学”等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是一所高等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常熟理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且在相关行业中受到了良好的评价。学院在就业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成立了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举办职业规划与创业大赛等活动,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融入社会。5.常熟理工学院的外国留学生项目常熟理工学院招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已有多年历史。学院拥有一支丰富的国际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了与外国合作高校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6.总结综上所述,常熟理工学院是一所办学思路开放、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高校。拥有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国际化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常熟理工学院已经在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常熟理工学院是什么性质的院校1、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立本科高校。2、常熟理工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和1984年建校的常熟职业大学,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2004年5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常熟理工学院。学校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组织的新一轮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首所试点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高校、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试点高校。三、常熟理工学院是几本院校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常熟理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类院校,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海洋信息与控制工程、企业管理、食品科学、应用化学、行政管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物理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音乐学、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专业,建校64年。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58年建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各类人才。学校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常熟理工学院受吴文化浸润,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形成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培育了“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学校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0月,该校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拥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省优秀学科梯队。2004年5月至2016年3月,该校共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30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42项。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5个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项目)、6项省重点专业(类)、8个省特色专业,9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江苏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生物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一级学科校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二级学科校重点建设学科:海洋信息与控制工程、企业管理、食品科学、应用化学、行政管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物理电子学、凝聚态物理、音乐学、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通润机电——常熟理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部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服装设计与工程、市场营销江苏省品牌和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工(专科)、机械设备及自动化、营养与烹饪、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科学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光伏技术与产业方向)、自动化(智能低压电器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重点专业:数学类、能源动力类、生物工程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机械工程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汽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国际合作、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经管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中心、化学基础实验中心、物理学基础实验中心、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高级职称640多人,博士550多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200多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优秀教学团队11个。学术刊物学校办有《东吴学术》、《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种学术期刊。其中《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的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苏州师专学报》(1990年更名为《吴中学刊》)和创办于1992年的《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在《吴中学刊》(社科版)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基础上创办公开出版的《常熟高专学报》(文理综合版),双月刊;2005年,《常熟高专学报》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双月刊。2007年,《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综合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2013年,该刊由月刊改为双月刊。1、3、5期为哲学社会科学,2、4为自然科学,第6期为教育科学,逢单月20日出刊。图书馆资源截至2020年底,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由东湖校区逸夫图书馆和东南校区东南图书馆两部分组成。馆藏纸质图书172.9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32个。两馆共有15个书刊阅览室,阅览位3550个;1个电子阅览室,机位180个。两校区实行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截至2021年4月,学校建有东湖、东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3.2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72.91万册。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多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6600多人。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0月,学校设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常熟理工学院虞山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和1个民办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