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论述题理工院校(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分享)

一、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分享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分享

个人背景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211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初试分数是:396分。政治82,英语一71分,专业课一124分,专业课二119分。一战,初试第九,复试第二,总成绩第三,被大连理工大学新传专硕录取。

2021年3月之前慢节奏准备(期末考期间没准备)、3月1日进入正式准备状态。大三下学期每周有4天没课、其余3天只有上午或下午有课大四上学期只有1门课。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只要没课,我就去自习(排除每周休息时间)如果你课很多:意味着你的试错时间比别人少、意味着你要更加高效,以上是我个人时间。

关于大工

大工只有新传专硕,三年制,学费8000/年。大工面试一视同仁,没啥歧视。大连作为一个宜居城市,吸引力不小。曾经是性价比超高的985院校,但是这次缩招,统招只招11人,最终录取13人(11名统招,两名少干),进复试线为394分,进复试比为120%。初试报录比为36:1。不过放心,22年只招这么点人,也就意味着23年报考人数肯定会减少。毕竟22年统招人数到复试前才公布。

政治备考

本人高中理科,大学除了马原毛概闭卷背过书,其他两门开卷就没背过,但是考研政治82。我觉得,至少7月之前政治不复习,连看都不要看!

7月15日之前:买了

徐涛的《核心考案》

肖秀荣《1000题》

《讲真题》

7.16-8月31(每天1.5h左右,两倍速看强化班)马原比较难理解,一开始先复习这个,集中时间看课刷题。根据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顺序看徐涛强化班。看一节视频马上闭卷做一节1000题选择题,一刷1000题在草稿纸上。(当你发现一刷后,没记得啥,这很正常,因为大家都这样)。政治不用太在意1000题的正确率,正确率在60%左右都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复习体系要形成!1听徐涛网课2不看课本做1000题3整理错题8月底结束强化班网课加1000题一刷(慢一点的,可以9月10日之前刷完1000题)

9.1-10.31(每天2h左右,腿姐技巧班值得看!)

二刷1000题。如何刷?先把要做的那一章1000题对应的知识点看一遍,再闭卷做,对完答案再看下错题所对应的知识点并记住。(这个过程:重复记忆+反复试错+刺激记忆,达到记住知识点的境界,这个过程要一直持续!!!)由于1000题单选、多选是分开的,其实相当于过了两遍内容。2个月的时间,够你刷>2遍了。实现手机刷+纸质刷同时进行!!!腿姐喜马拉雅有带背音频,我忘记几月份开始更新最新版,反正到时候你们自然会知道。开始更了,就每天空闲时间反复听呗,以效果为准,不以几遍为准(不认真,就多听;听的认真就少听,灵活点)腿姐技巧课要听!更新时间我也忘了,反正到时自然会知道。等她更新几天了,再听,省得老等她的节奏。(这叫灵活)提前背马原原理段落(腿姐背诵手册有)

10月:真题加分析题的复习(10月之后背诵科目会变多,政治来了、英语也来了)。但是请不要浮躁,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要去打听别人的进度,没必要,真的没必要11月-12月:模拟卷慢慢上市了,米8腿4肖4肖8买下来(米8似乎10月底就可以发货了,x4x8没这么快),徐涛模拟卷看你自己咯,评价褒贬不一,买不买随你咯。如何刷:先做题,对答案,错题圈出来,在腿姐冲刺背诵手册上圈出来刷模拟卷也遵循纸质刷+手机刷,同时进行分析题背诵:考研堂主9或10月会出关于时政分析题的模版(一出就背,当时我没背,后面慌死我了)、腿姐马原原理、考研堂主12月份整理的分析题模版(堂主的模版不会乱来,尊重肖大大原先的答案。这个一出马上背,要不然就背不完了)注意:22年政治有反押题倾向,避开热点倾向,所以涉及选择题的基础知识,把腿姐背诵手册好好多看几遍。Tips:1、准备政治的原则是,在保证政治学习的效果同时,不耽误专业课复习!!!2、我每天学习政治,最长也就是3h-3.5h(冲刺时期背政治)

冲刺模拟:1、没有全程模拟2、估算了填选择题答题卡花费的时间3、试了一下在答题卡上书写论述题的感觉

英语学习

3月(英语学习2h/天)词汇:推荐买《单词之间》,前20天背单词书第一遍。从第21天开始加上长难句复习长难句:推荐田静的长难句网课。

《句句真研》书籍,建议选择性的听田静长难句。哪里不会听哪里!(句句真研是她的详细版课程笔记)长难句不推荐跟一些老师的每日一句,利用好真题的长难句即可。(3月末到4月初,结束长难句学习)

4月(英语学习2h/天)词汇:继续背,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单词由于比较短,适合艾宾浩斯,但是背到后面记得量力而行)长难句:拿年份久远的真题实战训练。(因为先要积累词汇,打好基础,再实战长难句)真题建议一刷用黄皮书、二刷在tb找9.9元英语一卷子就行阅读理解:4月留7天左右的时间,开始做一下2005年阅读理解题目+看田静的阅读理解网课(22年的视频是ok的,好好看田静网课,她有在教你们如何做题)第一天:text1第二天:text2第三天:休整、总结、记忆第四天:text3第五天:text4第六天:休整、总结、记忆

5月份(英语学习2h/天)词汇:继续背,背到考前,千万别停。阅读理解:研究02—06年真题,4天一套。共20天。不管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都要研读。正好对应田静的网课每天干的事情如下:第一步:做某篇阅读理解。第二步:对答案第三步:趁热打铁,听田静的网课。第四步:整理笔记(不理解的词汇,可以找下其他博主,看看有没有词汇总结,自己手写太费时间,不推荐)

6月份:大家期末考试别挂科,可以适当准备下期末考试(英语学习2h/天)单词:重复到考研结束!假如你一天只能重复25个单词,那就重复25个。阅读理解:07-10年真题,对应田静网课长难句:以真题长难句为主。在真题中积累分析长难句的经验。如果你的进度比这个快,可以返回去二刷05-10阅读真题

7月-8月考研最宝贵两个月,因为可以全天复习(英语学习2h/天)单词:重复背阅读:(这个时候考英语几就做英语几的真题)7月:11-14真题,对应田静网课。(好好看田静网课,她有在教你们如何做题)8月 15-18真题,对应田静网课。(如果你的进度比这个快,就二刷11-14,刷题要注重质量,要想着去提升)长难句:对真题中的长难句好好分析

9月(单词重复)作文:重要,考研堂主的英语作文模版,我挺推荐的,10月份开始每天背作文模版,够你重复好几次了。(堂主给的模版很灵活,背一个就会很多个话题)新题型:重要,毕竟5个空,一共10分。(推荐xdf徐佳朋的新题型强化班,虽然一开始有点云里雾里,但是继续听,他讲的还是不错的)

10月(单词重复)新题型:继续复习完形:开始复习翻译:开始复习,用真题复习就行了,我不推荐什么网课,感觉没啥太大用处。

11月-12月进行三次模拟,最后一次英语模拟不要太晚进行,12月10日左右要结束。因为你要有充足时间去消化真题这时候英语复习时间减少,让一些给政治Tips教你省时省力:真题单词,找别人整理好的打印或者看电子版就行,自己还有不会的就加上去各类单词anki版本,一烫有,记得下载anki并导入资源

冲刺模拟:1、留最近三年进行模拟,模拟的目的不是让你测多少分,是发现自己考试中有啥不足。2、只要不是最后一次考试,你犯过的错都是你要积累的东西。

专业课学习

334书目: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老师第七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老师,第二版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第二版

440书目: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版本

2019版现代新闻评论赵振宇,第三版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老师,第四版

tips:1、看到这你会很吃惊,啊怎么这么早背。但是作为过来人的我来说,背书是需要找到自己节奏和方法的,需要时间试错,56月给你时间试错2.大家这时候还在学校,有课,给到你背书的时间也没多少,只是希望大家在这段时间试错,找到自己的背诵节奏和方法3.别想着自己背了2个月的书就可以拥有长期记忆的,真的需要一直背,背到考前4.大工重基础知识,背好参考书,更能从容的面对实务专题,否则多任务并行,会徒增焦虑5.本人倾向于用比较保险的方法来准备新传考研,给予卷王新传该有的尊重。

6月至9月背5本参考书。笔记在背书之前的准备好,别希望得到一个非常完美的笔记,有了笔记l.0就开背,别等到笔记5.0再背,那时候没时间背了呀!9月1日之前别想默写的事情好吗?反正我不推荐默写(咱就是说脑子都没记住,笔下写得出啥,就算写出啥了也费时间),后面模拟考写题的量够你写的了。背书就是要反复背,及时复习。回忆前一天的大小标题即可。

实务:1.如果你跟了班,那么他什么时候开课,你就什么时候学。大工实务分值不高,我觉得去年8月份实操也ok。 2.一定要找学长学姐批改。消息、评论、采访提纲、策划我都有练习,主要是练习消息评论。练习次数加起来应该有20次了(这个时候用写电子稿,方便学长学姐批改)

检查基础知识背诵情况:1、回忆某个知识点,背不出来,就得继续背; 2、有印象,背的不熟,就得继续背;3、随便说一个名词解释,想不起来,就得继续背

10月1、基础知识继续背。如果想默写,默写关键词即可,不要大段默写,太费时间了2、专题搞起来,看一看大工22年真题,看看哪些专题是大工容易考到的论述题批改(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对症下药地去提升)专题知识收集,如果有人整理了,可以用别人的,自己作为新手对于质量优劣不好把握,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花点钱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甄别质量3、论述题,先自己写一道题,让别人批改,给出意见后,你就知道自己该补足那些地方了。(1)专题最好找学姐学长批改,有针对性,这样进步更大。(2)一开始练习论述题,也是采用电子稿,方便批改和自己修改。到后面,你需要限时手写训练,尽量20分的题目,25分钟左右完成,最迟30分钟。多手写几次就好了。手写练习的是你的速度卷面美观度4、实务可以减少练习量,让点时间给论述题11月-12月1、基础知识继续背(学会检测自己背诵程度,反复背)2、实务练一些,找回感觉,开始手写实务题3、模拟考试安排起来,3次模拟考应该够了。每隔2周就考一次。模拟考的目的不是让你看考了多少分,是查缺补漏,不要本末倒置。注意:考研是选拔性考试,你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写完卷子。千万不要低估自己,不会的题也不能空白,要写字,要了起码有分。要注意,有些城市考点只允许专业课12面(还包括1面个人信息,只有11面可以写),有些考点可以有16面纸答题,所以两手准备(12面纸可以答完题,16面也能),对于题目排版,要好好注意,会影响美观度4、模拟考后,一定要订正。对于模拟考的题,一定要滚瓜烂熟,要是考到考过的题,但你不会,你会特别后悔的!专业课总结1、以答题为导向进行背书、专题整理。也就是你卷子上名词解释写成啥样,你就背成啥样。平时论述题练习,就是自己考场写出来的样子。2、适度使用公众号,不要成为负担。3、对于专题开始时间,根据自己院校风格来定。如果考的东西绝大多数都不局限课本上,那么专题准备早些更好。注重基础知识的院校,需要重视参考书目背诵,专题开始时间可以延后。

考前:全力以赴,看书看到最后一刻,不要放松,积极心态非常重要。我最后一周心态有点崩,好在没有崩到影响备考的程度。

我想说,没有岁月可回头,走上考研这条路,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明天的你一定会为今天奋斗的自己而骄傲!

二、重庆理工,440机械

这个你就要看看理工大学近年来在你们那里的参考分数线,这个分数每年都不好说,我是07级的,我记得大一军训的时候身边也是一个云南的,他说机械专业在云南那边的分数线要过二本50分以上,那个时候学校还是叫重庆工学院,现在改名了分数应该更高,因为去年的时候有学弟学妹统计过整个汽车学院的新生奖学金(条件是超出生源地二本线50分)占了学校的65%,整个汽车学院有50%的学生都是分数线超过重本的,所以说分数还是比较高,机械专业应该还是二本,这个学校现在还没有一本,最起码在我前天毕业离校之前没听说升到一本,不过或许在你毕业的时候要升一本也有可能。只要在大学不要混的太出格,至于毕业的就业问题你可以大大的放心,或许是今年的就业形势好,我们机械专业的都可以找到工作,待遇是实习工资有2000还是不错,希望你能够好好考虑考虑,祝你好运

三、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院校和专业选择

(一)选择考研的原因

我考研的目的是跨考到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未来从事新闻领域的相关工作,能够让自己的个人价值感和社会责任联系到一起,这也是我考研的初衷。对于不同的同学,考研的目的各有所需。在考研之前建议大家对自己的考研目的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能够减少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干扰到我们备考的全过程。

(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的特点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整体的划分板块有新闻学、新闻实务、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社会研究方法、广告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不同的院校考察各有侧重。整体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新闻采写、新闻策划、新闻评论、研究方法设计等实务类题型。对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更适合一些喜欢读书、写作或者擅长分析理解、阅读记忆等同学、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的职业规划包括传统媒体和商业媒体以及大型互联网公司等方向,具体因人而异,常见岗位如新闻记者、编辑、主持;大厂的新媒体运营、产品经理;广告公司的公关、广告策划等岗位、建议大家在选择专业时尽量全面考虑自己的个人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二、专业课备考经验

专业课的备考阶段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各有侧重。

阶段一、基础阅读入门阶段【3-6月】

这一阶段的学习以阅读基础书目和官方书为主,需要对各部分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基础认知,能够简单理解记忆一些理论的关键词,并用自己的话讲出核心的理论内容。基础阶段的阅读书目如下:

1.传播学类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佛林、《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胡翼青

注释:第一本和第二本书为主,第三本和第四本书为辅,需要通过前两本书建立起整个传播学的知识脉络,能够深刻理解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发展。第一本书较为基础,建议阅读2-3遍,打牢传播学基础。第二本书用来加深对理论的多维度理解,建立不同研究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建议阅读2-3遍,提升我们应对知识理论类问题的答题深度。第三本书建议结合课后题补充一些前两本书没有谈到的议题即可,第四本书可以补充一些学者之间的师承关系,辅助阅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传承和发展的脉络。

2.网络传播学类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彭兰

这两本书是我们入门网络传播学的基础书目,也是我们后期答题形成框架和逻辑的重要参考。

建议大家按照5w的逻辑对应《网络传播学》中各个章节,打破本书原本的写作逻辑,通过对照分析,来加深对原有传播学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演变的理解。建议阅读2-3遍,在后期可以结合彭兰老师的论文配合阅读,形成专题。

3.新闻学类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这两本书是我们入门新闻学理论的基础书目,不建议大家整理笔记,能够形成对新闻学理论的基本认知就好,能够运用基础的新闻理论看待新闻热点现象即可,后期可以整理到新闻生产、新闻伦理、新闻舆论等专题中,会更适合应对论述题。中外新闻史和新闻实务的知识大家可以补充一些基础书目阅读1-2遍即可,新闻史建议大家运用一些整理好的笔记,按计划背诵即可;新闻实务理解主要的新闻消息写作笔法、新闻评论写作要求以及新闻采访和策划的基本框架即可,还是要更侧重于实务的练习。

阶段二、知识体系建立阶段【7-8月】

这一阶段建议大家打破基础阶段按照书单看书的方法,试着自己写各个知识板块的框架图,将基本基础书目整合在同一张知识网络中,形成知识体系。可以参考整理好的框架图,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知识框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方便我们记忆一些知识点,能够将知识之间的关联建立起来,在不熟悉的知识点出现在考卷中时,我们可以按照知识体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来应对;另一方面,是为了我们能够在分析一些社会新闻现象时,形成答题框架,能够将理论联系起来分析热点现象,而不是破碎的知识点。

阶段三、论文输入提升阶段【9-10月】

这一阶段建议大家补充阅读一些论文,来提升对知识深度的理解。需要阅读的论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报考院校老师的论文;第二、学术大咖老师的论文;第三、真题考察侧重的论文。

阶段四、练习写作输出阶段【11-12月】

首先,练习写作输出阶段不只是在11-12月份,但是在11-12月是侧重于集中练习各类题型的阶段。建议大家在7-8月就开始写小记,适当地练习一些几百字的理论陈述和现象分析,不一定要达到很高的标准,但是要习惯性地输出,才能够保证知识点是不断内化的。只输入不练习是没有完成整个学习的闭环的,只有输入+输出才能检测你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其次,在11-12月这个阶段,建议大家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从9月份就开始练习。第一,按照题型练习,比如名词解释、简答题各练习一周,论述题练习3-4周。或者每天1道名词解释、1道简答题等,第二天对前一天写的内容进行复盘批改。第二、按照知识点专题练习,对于之前9月份整理的专题分别练习输出,然后补充完善自己原有的专题。第三、按照真题套卷练习,建议大家计算好时间,在3个小时内完成一套题的练习,开始阶段可能会感觉很费劲,没有办法答完题,但是不要慌张,这个是正常的。需要我们在练习后,复盘自己没有回答完的原因,比如,是知识点不熟悉,还是对题型的答题框架没有思路,还是答题量超过了原有的分值,还是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复盘后再多练习几次就会提升很明显。学姐当时练习真题套题和其他模拟题大概有10次以上,所以考场上和平常练习的状态是差不多的。

最后,就是对于如何批改自己写的答案的问题,建议大家可以查阅你写的论述题对应的知识板块,看看老师的论文中是如何分析的,对照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或者将自己的答案发给学长学姐老师们来帮你分析也可以,老师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你的答案。对于批改的分数要有合理的心态,不要太过于在意一时的分数,而是关注分数背后存在的问题,在练习中提醒自己改进完善。

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公共课备考经验

政治:

8月-9月:

我的政治是8月才开始复习的,准备比较简单,就是刷政治徐涛的强化班和肖秀荣的1000题。每天都是刷完当天的课后,就做前天所看视频对应章节的题目。这个阶段基本每天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在政治上,因此一直到10月,我才刷完徐涛强化班视频,做了第一遍1000题。

10月:

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之前大量的刷1000题,很多错的地方会重复

这个阶段我仅仅只是背诵红宝书的单词,提到单词其实也蛮遗憾的,我这两个月的时间把红宝书过了五六遍的样子,反而是到了暑假结束的后期把单词落下了,忽略了巩固提高。

10月-11月:

开始做英语二的真题,方法同上,但是我预留了最后三年的真题,准备放在12月模拟考

12月:

我结合了几篇范文,给大作文和小作业分别整理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万能模板,然后背熟,同时先前留下的三套真题,每周模拟考试一次。

专业课:334和440综合

这两门课其实是相通的,我是贯穿着一起复习的

4月-6月:

找学姐买了所有的二手教材,开始通读,但是这个阶段我是比较盲目的通读,而且中间因为自己的懒惰和作业,所以这段时间在专业上的积累几乎等于零。

7月:

了解到华南理工大学老师论文也可能是出题的方向,所以我上知网搜了一下他们的论文,把框架给摘出来了,但还是处于摸鱼阶段,没有真正投入复习状态。

8月:

我专业课的背记是到八月才开始的,因为我个人觉得太早开始背容易遗忘,而且也担心战线拉太长后面会疲软。我在背专业课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提前安排好任务量,比如传教的前两章内容较少,我会安排一天背一章的节奏,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一天背完。后面比较多的章节,比如第12章讲理论的,我拆成了6天的任务量。在这里需要提醒,就是大家每天在推进新内容时,一定不要忘记及时复习你前面几天背的内容,先快速滚动过一遍,不然的话前面你辛辛苦苦背的也会很快忘掉。

8月-9月:

这个阶段还在坚持背单词,但是已经没有刚开始两个月的效率和热情了,开始反复练习英语一的真题,这里建议考专硕的同学最好也练一练英一的题,因为英二的真题太少了,前期可以练英一把握出题人的思维和题感。这个阶段的英语一真题,我每天精做一篇阅读,也就是做题+分析+翻译长难句。

9月-10月:

开始加入彭兰老师的网传部分,因为网传的内容其实相当于传播学教程的延申,也就是网络环境下的传播学,所以这两本衔接到一起背也方便理解。与此开始尝试写专业论述题。

因为专业课的参考书实在太多背不过来,在分析真题后,我决定把重心放在传播学的知识点上,因为每道题几乎都会涉及到传播学知识点。

华南理工大学新传的440最后一个大题大概率会是实务题,也就是新闻评论、广告策划这些,我也开始练习实务,每周大概两次左右,重心在新闻实务上,因为策划类的实务有模板可以直接套,比较简单。

这个阶段结束时,我的传播学教程已经背的很熟了,网传也背完了一遍。

11月:

开始加入批判学派的知识点,批判学派的知识点比较晦涩,需要多花时间啃,同时也开始涉及440的广告、新闻学、交互设计的基础知识点。

12月:

这个时候我的专业重心就在答题上,没有花太多时间背书了。每天练习2-3题论述,只搭框架的练习,因为全写出来太耗时间了,然后在考试前一周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

四、复试备考经验

华南理工大的复试包括对专业课的口述、英语基础口语和自我介绍、随机个人问题问答几个板块。随机性比较大,所以建议在初试结果公布后,就开始复习专业课专题,和研友或者学姐一起练习口述专业课内容,将初试中练习的文字答案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前期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长期练习,敢于开口说,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一个月之后会有明显的进步的。对于英语口语的复习,建议大家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基础类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英语问答库,也是不断输出练习。个人问题和自我介绍建议大家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放大优势;找到自己的报考初衷,能够在考场中与老师真诚地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是大多数老师比较在意的地方。其次,建议复试准备期间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心态,走到这里只差临门一脚,不要疏忽,很多复试逆袭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复试被刷的同学也依然存在。所以,复试考察的其实更是心态和坚持,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值得上岸的人。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