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理工类院校名单公示,江苏理工学院转专业难吗

一、江苏理工学院转专业难吗

江苏理工学院转专业好转

为做好我校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根据《江苏理工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江理工教〔2022〕123号)和《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2023年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报名和考核等工作通知如下:

一、报名基本条件

在校期间未受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的2022级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招生时已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特殊类型学生(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转本”、现代职教体系培养项目等)不能转专业,艺术类专业学生不得转入普通类专业。

二、工作流程和进度安排

1.6月9日~6月23日:学生报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2022级学生结合各学院转专业接收人数和考核要求(见附件1),根据个人意愿填写《江苏理工学院学生转专业申请表》(见附件2),并附相应证明材料提交至学生所在学院教务办,学院教务办将报名表汇总后提交教务处学籍中心。

2. 7月11日-7月14日:转专业学生资格审核。学生所在学院根据学校转专业相关规定完成初审,将学生转专业申请表、相应证明材料、学生成绩单、转专业学生信息汇总表等后交教务处,教务处对相关材料审核后转至拟转入学院。

3. 7月14日-7月16日:对经审核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进行网站公示。

4. 7月16日-8月27日:转专业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准备转专业考核。

5. 8月27日-28日:各接收学院根据制定的转专业实施细则开展转专业考核,并将相关考核材料签字盖章后报教务处。

6.转专业结果公示。9月4日前,经校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对拟同意转专业的学生名单在全校公示。

三、转专业考核

1.各接收学院应制定详细的转专业考核实施细则,提前对考核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计划和安排,教务处将公开发布各学院转专业考核实施细则;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应仔细阅读各学院转专业实施细则,认真做好考核准备工作,严格按照各学院转专业考核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考核。

2.各学院应根据所制定的实施细则组织各专业进行转专业考核,考核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满分为100分;各考核环节(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登录等)应由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价细则,并严格把关。转专业考核方式如有面试环节的,各专业面试评委每组不少于3人,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面试过程应全程录音录像。

四、转专业录取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录取。各专业按照转专业考核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人数不得超过公布的接受转专业学生计划数。

被录取学生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总成绩60分以上的学生;

2.满足申请转入专业相关录取条件;

3.接受学生转专业的名额总数不超过公布的计划数;

4.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学年所修读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本专业排名前40%,且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2.0。

五、工作要求

1.转专业工作涉及学生发展,各院系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公平、公正、规范地做好相关环节的工作;若转专业考核人员有亲属申请转专业,须主动回避;同时,各学院要加强对学生转专业申请指导,及时将转专业报名和考核工作安排通知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做好报名并参加相关考核,确保转专业工作有序进行。

2.转专业的学生一般转入同年级指定班级,经接收学院审核确需降级的可降级转入。接收学院应组织各专业针对转入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修读计划,做好学生的课程衔接与学业指导,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学分认定和制订修读计划。对转专业学生在原专业已经修读并获得的课程学分应根据转入专业相应课程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合理认定;尚缺转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等,必须按重新学习方式进行补休。

3.转专业学生自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转入指定班级就读。

二、2022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多少名

2022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多少名-最新全国排行榜第56名(2023年参考)

据金平果2022年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居第56位;

据校友会2022年河南省高职院校排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居全国第36位;

据GDI高职高专排行榜TOP1000排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居全国专科院校第30名。

金平果2022年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类型地区地区排名总分等级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广东 1 100 5★+ 2淄博职业学院综合山东 1 92.288 5★+ 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江苏 1 91.092 5★+ 4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广东 2 90.764 5★+ 5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浙江 1 89.394 5★+ 6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陕西 1 86.103 5★+ 7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山东 2 82.404 5★+ 8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河南 1 81.89 5★+ 9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广东 3 80.705 5★+ 10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财经浙江 2 79.694 5★+ 11天津市职业大学综合天津 1 78.455 5★+ 12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理工重庆 1 78.211 5★+ 13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广东 4 77.45 5★+ 14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重庆 2 76.962 5★+ 15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林江苏 2 76.845 5★+ 16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林新疆 1 75.705 5★ 17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理工北京 1 75.663 5★ 18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综合陕西 2 75.316 5★ 19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江西 1 75.196 5★ 20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广东 5 74.83 5★ 2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湖北 1 74.351 5★ 2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浙江 3 74.296 5★ 2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理工云南 1 73.867 5★ 24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江苏 3 73.849 5★ 25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北京 2 73.519 5★ 26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安徽 1 73.325 5★ 27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山东 3 73.146 5★ 28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江苏 4 73.064 5★ 29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广西 1 72.722 5★ 30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浙江 4 72.263 5★ 3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湖南 1 72.206 5★ 32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理工福建 1 72.144 5★ 3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综合黑龙江 1 72.034 5★ 34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浙江 5 71.686 5★ 35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理工辽宁 1 71.46 5★ 36潍坊职业学院综合山东 4 71.204 5★ 37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理工广东 6 71.162 5★ 38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江苏 5 71.101 5★ 39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经江苏 6 70.967 5★ 40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贵州 1 70.833 5★ 41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四川 1 70.768 5★ 42滨州职业学院综合山东 5 70.451 5★ 4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四川 2 70.352 5★ 44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重庆 3 70.296 5★ 45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陕西 3 69.865 5★ 46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江苏 7 69.705 5★ 47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浙江 6 69.568 5★ 48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浙江 7 69.424 5★ 49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吉林 1 69.208 5★ 50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河南 2 68.958 5★ 51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陕西 4 68.732 5★ 52威海职业学院综合山东 6 68.556 5★ 5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湖北 2 67.984 5★ 54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江苏 8 67.898 5★ 55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理工湖南 2 67.879 5★ 56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河南 3 67.672 5★ 57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理工黑龙江 2 67.34 5★ 58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广西 2 67.094 5★ 59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理工江西 2 66.988 5★ 60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湖北 3 66.954 5★ 61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四川 3 66.857 5★ 62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河北 1 66.816 5★ 63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四川 4 66.601 5★ 64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湖南 3 66.428 5★ 65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福建 2 66.404 5★ 66济南职业学院综合山东 7 66.307 5★ 67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宁夏 1 66.23 5★ 68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河北 2 66.176 5★ 69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安徽 2 65.992 5★ 70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理工山东 8 65.964 5★ 71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山东 9 65.952 5★ 72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广西 3 65.886 5★ 73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江苏 9 65.717 5★ 74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财经北京 3 65.641 5★ 75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江苏 10 65.514 5★- 76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广东 7 65.445 5★- 77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理工湖北 4 65.399 5★- 78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理工山西 1 65.389 5★- 79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农林黑龙江 3 65.194 5★- 80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河南 4 65.007 5★- 81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天津 2 64.915 5★- 82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湖北 5 64.9 5★- 83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浙江 8 64.868 5★- 84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江苏 11 64.743 5★- 85烟台职业学院综合山东 10 64.563 5★- 86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广东 8 64.427 5★- 87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北京 4 64.422 5★- 88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财经浙江 9 64.413 5★- 89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综合贵州 2 64.373 5★- 90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农林河南 5 64.336 5★- 91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江苏 12 64.255 5★- 92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湖南 4 64.116 5★- 93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广东 9 63.94 5★- 9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林江苏 13 63.764 5★- 95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经浙江 10 63.732 5★- 96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理工吉林 2 63.708 5★- 97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江苏 14 63.41 5★- 98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综合重庆 4 63.204 5★- 99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综合湖北 6 63.16 5★- 100黑龙江职业学院综合黑龙江 4 63.157 5★-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73年,简称“河南工院”,2001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位于南阳。先后隶属于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和河南省人民政府。

学校占地1986.74亩,有孔明路、光武路两个校区,建筑面积68.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亿元;图书馆藏书204.59万册;开设15个教学单位,10个专业群65个专业;有专任教师1141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67人,高级职称教师38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9.04%,全日制在校生2万多人。

王牌专业

创新行动发展计划国家骨干专业(6个):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商务

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专业(5个):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原物流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

河南省特色专业(7个):数控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原物流管理)、精密机械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商务、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光电制造技术(原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广告艺术设计(原广告设计与制作)、大数据与会计(原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

所获荣誉

2021年7月,该校“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2021年11月,入选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职业教育)名单公示。

2022年4月,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荣获2021年度“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称号。

2022年4月,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获得2021年度“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荣誉称号。

对电大中专/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

三、苏州科技学院历史名城

一、苏州科技学院的历史

学校前身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环保高等学府,也是江浙地区唯一的部属师范院校,建筑环境类和人文艺术类专业享誉长三角,素有“教坛圣地”和“总工程师摇篮”之美誉。

历史沿革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1932年,在浙江大学土木系的协助下,私常中添设了土木科,一大批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北洋大学的高素质老师先后任教土木科,前后为国家培养了600多位建设人才。 1953年,建筑工程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诞生,成为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建筑专门学校。 1953年,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私立常州中学土木科整体并入。 1956年,周锡元和叶可明同时从工民建专业毕业,日后二人先后荣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 1958年,电力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燃料工业部苏州电业土木工程学校)整体并入,合并后的苏州建筑工程学校仍属建筑工程部领导。国家建筑工程部直属苏州建筑工程学校

1960年,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升格为苏州城市建设学院,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城市建设高等学府,发展规模定为6000~8000人,设工民建、建筑学、城市建设与经营管理、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等5个专业。 1978年,国家建设委员会致函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商洽恢复苏州城市建设学院,指出随着城市建设及其科研、设计工作的开展,急需有一个面向全国的城市建设学院,以培养城市建设专业科研设计人员,根据***中央[1978]13号文件关于国家在适当的时候要设立城市建设学院的指示精神,拟恢复原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1979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江苏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和苏州市革命委员会联合发文上报国务院,提出在苏州恢复和建设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1980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成立苏州城市建设学院筹建处。 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苏州设立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 1983年,城乡建设环保部正式筹建中国第一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新式大学——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1984年,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诞生,成为中国第一所环保高等学府。 1985年,国家环保总局唯一直属的本科高校,正式面向全国招生,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4个本科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1个专科专业。被联合国环保组织誉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开拓者。 1987年,朱兴良从工民建专业毕业,其创办的金螳螂成为我国最大的建筑装饰企业。建院以理工著称,因校风优良名世,素有“学在建院”的社会美誉,在全国首设环境规划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等专业,开创我国环保高等教育独立办学之先河。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1951年,苏州铁路中学筹建,校址在公园路,是上海铁路局创办最早、历史最长、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中学。建校初期,从社会招聘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成为苏州最好的四所中学之一。 1956年,苏州铁路中学迁至平门人民路680号。 1958年,苏州铁路中学增设师专班、幼师班、师范班。 1960年,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苏州铁路中学改称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1980年,经国务院批复,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铁路文科高校,也是江浙地区唯一的师范类中央部属高校,苏州铁路中学更名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81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正式面向全国招生,开设汉语言文学教育、数学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师院以文史哲见长,训诂学、历史学、伦理学、艺术学国内领先,美籍华

苏州科技学院校园特写(3张)裔著名学者谢觉民、全国新闻学泰斗王中等国内外著名教授先后前来执教。 1986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上方山新校区建成,实行平门本部和上方山校区两地办学。 1988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附属木渎中学挂牌成立。

二、苏州科技学院好不好

苏州科技学院2017年位列374名,苏州科技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古城苏州,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迤逦。

学校前身苏州科技学院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在内的8万余名本专科学生以及200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学校拥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格局。

三、苏州科技学院怎么样

苏州科技学院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务院批准的可授予硕士、学士学位和审定副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学校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占地面积2300多亩,建有江枫、石湖、天平和独墅湖校区。

苏州科技学院是苏州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小同济”和“小东南”之美誉。苏州科技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国家建筑工程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和始建于1951年的国家铁道部上海铁路局苏州铁路中学。2001年9月,原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直属的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原国家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强强合并,联手组建苏州科技学院。

四、苏州科技学院怎么样

还可以,全国综合实力排名300左右(800所本科高校),江苏省综合实力排名22左右(47所本科高校)。

2001年由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和铁道部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前身为创建于1960年的苏州城市建设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土木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2年的私立常州中学土木科和1946年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学校现设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

设有建筑学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历史学等4个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环境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2个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工程、城市规划等5个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专业评估。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6个专业进入江苏本一批次招生。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2个专业进入江西本一批次招生。

望采纳!。

五、苏州科技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苏州科技学院针对不同省份有本科一批次录取,二批次录取。有一本专业也有二本专业,学校一本院校。现已经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简称苏科大,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古城苏州,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迤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江苏省与苏州市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综合类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拥有十大学科门类,是一所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类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前身为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的苏州科技学院。2016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六、苏州科技大学的历史沿革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1932年,在浙江大学土木系的协助下,私立常州中学添设了土木科,一大批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北洋大学的高素质老师先后任教土木科,前后为国家培养了600多位建设人才。

1953年,建筑工程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诞生,成为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建筑专门学校。

1953年,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私立常州中学土木科整体并入。

1958年,电力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燃料工业部苏州电业土木工程学校)整体并入。

1960年,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升格为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1978年,国家建设委员会致函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拟恢复原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1979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江苏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和苏州市革命委员会联合发文上报国务院,提出在苏州恢复和建设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1980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成立苏州城市建设学院筹建处。

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苏州设立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

1983年,城乡建设环保部正式筹建中国第一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新式大学——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1984年,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诞生,成为中国第一所环保高等学府。

1985年,被联合国环保组织誉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开拓者。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1951年,苏州铁路中学筹建,校址在公园路,是上海铁路局创办最早、历史最长的综合性中学。

1960年,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苏州铁路中学改称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1980年,经国务院批复,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诞生。

1981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正式面向全国招生,开设汉语言文学教育、数学教育两个本科专业。

1986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上方山新校区建成,实行平门本部和上方山校区两地办学。

1988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附属木渎中学挂牌成立。苏州科技学院时期 2001年9月,原国家建设部直属的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国家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时期 2015年9月10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审批设置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同时审批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苏州科技学院拟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事项,被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高校名单进行公示。

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下达关于2016年教育部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苏州科技学院拟正式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2016年3月21日,江苏省人民***发布了《省***关于苏州科技学院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的通知》(苏政发[2016]40号)。通知中称: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高水平有特色大学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经省人民***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决定将苏州科技学院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同时撤销苏州科技学院建制。苏州科技大学系省属多科性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该校参与举办的独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同时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七、苏州科技学院石湖校区几本

苏州科技学院石湖校区是一本类院校。

苏州科技大学地处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校园占地面积2300亩,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

扩展资料:

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以“优秀”等第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现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包括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曾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近五年学生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等奖项共1900余项。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本科生以及2500余名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单位负责人或行业骨干。

学校有包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9个。

近五年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2010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68项。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34项;实现了我校以通讯单位在Science子刊、第一作者并署名我校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文章的历史性突破;学术论文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近2280篇,专利1168项。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