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校团委管理,常熟理工学院团委有哪些部门 2024-09-04 03:34:28 0 0 一、常熟理工09届历史学系班主任是谁啊额~历史系?你是说的东湖校区人文学院的里面有。理工有两个学院:一个是老校区(元和校区),一个是东湖校区。网址里有联系电话、系部介绍什么的,你可以去看看至于主任是谁,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很遗憾%>_<%我能帮你的只有这些了,希望能对你有用,O(∩_∩)O~学院教授简介许霆:1951年生,男,江苏太仓市人。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8年8月上海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课程班结业。1998年晋升为教授。任编委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列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博士点重点项目《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撰稿;主持过“十四行体在中国”等6项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研究》、《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研究》、《新文学史料》、《上海社会科学》》、《江海学刊》、香港《诗双月刊》和《诗网络》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理论专著《新格律诗研究》(与鲁德俊合作),《十四行体在中国》(与鲁德俊合作)、《新诗理论发展史(1917—1927)》、《中国新诗的现代品格》、《中国现代诗学史论》、《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等,多次获得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刘华民:1952生,男,山东牟平人,中共党员。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要著作有《文天祥诗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宋词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论语》导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撰《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宋词艺术技巧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实用文写作》(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0世纪古诗研究新思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并在多家学报和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还撰写出版散文集《逝水钩沉》(雅园出版公司,2008年版)。曾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系统百名勤政廉政好干部等荣誉称号。科研成果曾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丁晓原:1958年生,江苏常熟人,文学博士,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从事报告文学研究的主要学者和从事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2001年6月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2000年晋升教授。江苏省省级优秀学科梯队、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报告文学和散文。主持7项省(含省教育厅)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社科规划项目。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2篇为《新华文摘》转载,20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中心复印,30篇为CSSCI收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首次发布的(2000年)作者年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排序列全国文学学科第一。出版专著5部,主编著作(作品)5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厅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全国曾宪梓优秀教师奖,中国文联优秀文艺评论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苏州市首届“东吴中青年学者”。李铁匠:1944年1月生,男,江西新建人。北京大学伊朗研究所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中古史等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工作。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有:《中国大百科-外国历史》伊朗部分条目(1990年版);国家社科基金65规划重点课题《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分册(1986年版);国家社科基金75规划重点课题《外国帝王传》伊朗和以色列部分;国家社科基金95规划重点课题《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伊朗部分(1999年版);95规划重点课程《中国外交大辞典》伊朗部分。近年来,撰写出版的史学著作有《长河落日--巴比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古波斯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承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中国军事通信百科全书》古代伊朗部分条目。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张浩逊:1949年生,男,江苏省无锡市人。2000年被评聘为教授。主要从事唐诗研究。已出版《唐诗分类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唐诗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著作5种。参撰《唐诗艺术技巧词典》、《唐代文学百科词典》等7种中型工具书。在《中国韵文学刊》、《中国典籍与文化》、《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社会科学评论》、《古典文学知识》、《杜甫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唐诗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1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唐代文学研究年鉴》、《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复印、介绍、摘登。目前正在进行专著《唐诗接受研究》的写作,国内尚未见同类著作出版。张道理:1947年出生,男,安徽定远县人。1969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1996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安徽科技学院思政室主任、社科部书记、党委宣传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1998年调入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现任常熟理工学院教授。社会兼职有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张道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在常熟理工学院期间主要担任“伦理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教程”、“思想政治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领导科学”、“人生哲学新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专著《人生哲学新论》、《法律基础教程》;主编《思想道德修养》等;参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形势政策学》等多部教材。先后在《高校理论战线》、《中国高等教育》、《江淮论坛》、《黑龙江高教》、《高等农业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等70余篇,在《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发表论文、述评多篇。完成了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全国职大学生思想观念调查研究”课题,其成果获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线科技成果一等奖。多篇论文被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参编的《大学生思想修养》获安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曹培根:1957年10月生,男,江苏吴县人,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宣传部部长。中国索引学会会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2006年聘为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以来从事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与研究工作。参撰《江苏艺文志•苏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古籍提要》丛书卷(中华书局)等,独立承担教育部师范教育科研课题"高师学生的科研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司〔1997〕40号)、常熟文献史研究"(苏教财「1996」27号)、"文献检索与用户教育史研究"(苏教财[1997]98号)等。有论文集《文献史料论丛》,编纂《黄人集》(原国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标校《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完成教育部、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吴中历史藏书概述》、《汉语史料学》等多项。主要著作有《文献检索知识概要》、《书乡漫录》等6种。主持标校《重修常昭合志》,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札记百余篇,其中多篇全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何东亮:1952年出生,男,江苏常熟人。主要从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开设过心理学、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主持的“苏南发达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综合实验研究”课题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江苏省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发表专业研究论文“学习因素诊断测验在苏南地区的试用报告”(心理科学)、“人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南师大学报)、“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辨证思想”(苏州大学学报)等二十多篇;出版编著、教材有:师范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管理心理学。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心理学会理理事,江苏省教师教育研究会理事。杨景龙:1962年生,男,河南省安阳市人。是安阳市“名师工程”首批名师、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市管优秀专家。长期从事中国诗歌教学研究工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诗探索》、《词学》、《古籍研究》、《文史知识》、《名作欣赏》等刊发表古代诗词曲和现当代新诗研究文章70余篇,出版独著、合著多部,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蒋捷竹山词校注》、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另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省社科项目多个。论著获1997年度、200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1997年度、2004年度、2006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独著的《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一书,在上海“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文学遗产》论坛”上受到好评,被誉为“中国诗学研究领域贯通古今的具有学科创新性质的专著”,获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张幼良:1963年生,男,江苏省无锡市人。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馆长。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两项,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两项。近五年来在《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苏社会科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篇,CSSCI期刊收录10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为各类文章和学术机构选录4篇,出版专著1部,合作出版专著3部。张永:1967年生,男,江苏句容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民俗学研究、沈从文诗学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等。1993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6月入伍,先后在解放军炮兵学院基础部、政治部工作,中校军衔;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1年到2003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朱晓进教授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4年到2007年,在扬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文艺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沈从文小说的民俗世界”(2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2005)。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发表论文三篇,其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其中《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一文获2003年度《文学评论》学术提名。论著《民俗学与20世纪20、30年代乡土小说》(25万字)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周宏:1962年生,男,江苏省吴江市人,哲学博士。人文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主编、编辑部主任;江苏省333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校学术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分配到校担任哲学教师至今。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理论战线》、《南京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和《江海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编,发表《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现代西方哲学论略》、《哲学:智慧的地平线》、《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知识经济》、《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等著作10余部;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6次获国家和省厅级奖励;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江苏省哲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伦理学会理事,江苏省政治学会理事。张锡庚:1957年生,男,江苏省江阴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常熟市文化局副局长、常熟市书画院院长、常熟市文联副主席、常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书法作品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五、六、七、八、九届书法展;第一、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展、全国三、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并在四、五、八届获奖。2006年获全国首届行书展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二等奖,入选国际和全国的名家邀请展、编入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并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杰出艺术奖、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银奖”、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获苏州市“五个一”工程奖、苏州市“十佳”书法家称号。被《书法》杂志评为“中国书法2006十大年度人物”。论文发表于《文物》、《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世界》等专业刊物。出版著作有《张锡庚书法作品集》、《书法与文化》、《行书经典十讲》、《书法教与学》、《大学生书法》、《怎样学书法》、《古代名帖临摹》、《难得糊涂——郑板桥和他的书法艺术》等十余种。《中国书法》、《书法》等专业杂志为其作品作过专题介绍,被《书法》杂志选为特邀点评嘉宾。《书法之友》为其举行创作研讨会。三度应邀赴美参加“国际书法教育研讨会”、举办个人书法展并讲学,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应邀赴日进行书法交流。学院领导及行政人员周宏:人文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丁晓良: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黄斐:教学工作副院长徐志坚:学生工作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张锡庚:副院长顾国梅:学院办公室主任王莉莉:教务秘书蒋超:学院分团委书记、06级辅导员陈清森:07级辅导员负责学生军训宿舍管理体育锻炼范莉:08级辅导员负责日常管理学生奖惩档案管理王梓:05级、09级辅导员负责学生就业勤工助学学生考勤二、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2月,学院设有8个院(系)、2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工程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师资概况学院先后实施“教授引进与培训计划”和“博士倍增计划”,截止2015年6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正高19人,副高115人,博士38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1名,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2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名,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3名,苏州市劳动模范、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各2名,双师型教师307人,骨干教师154人,建成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16个,硕士学位人数共218人,占专任教师队伍总数的75.7%。●师资队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苏益南(教授)陈宇光(教授)唐祥金(教授)桂德怀(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唐祥金(教授)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唐祥金(教授)贵德怀(教授)苏州市劳动模范殷庆纵(教授)王勇(副教授)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殷庆纵(教授)王勇(副教授)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王勇(副教授)●质量工程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1个。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员工457名,全日制在校生7600余名,成人教育学生630多名。截至2015年6月,学院拥有133个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实训工场、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服务实体和200个校外实习基地,建有示范课程66门,拥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2个省级实训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各类国家级、省市级教育培训、技术应用基地25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电工电子信息与检测技术综合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点(1个):智能制造装备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物流管理;行业重点建设专业(3个):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特色专业(1个):数控技术;江苏高校品牌专业(1个):数控技术。教指委精品课程(2项)序号课程名称级别负责人评审年份1生产线自动化技术教育部范金玲20082零件的多轴数控编程与加工教育部石皋莲2008省级精品课程(3项)序号课程名称级别负责人评审年份1EDA技术省级殷庆纵20082单片机应用与实践省级刘训非20103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省级龚肖新2010校级精品课程(27项)序号课程名称级别负责人评审年份1电子商务概论校级赵春燕20082高等数学校级许爱珍20083网站的设计与网页制作校级方一新20084计算机应用基础校级王竝20085C#程序设计校级何福男20086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校级石皋莲20087机械设计基础校级罗平尔20098计算机网络基础校级方一新20099电路分析与实践校级王勤200910PLC应用与实践校级李洪群200911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校级李从如200912机械零件的普车加工校级梁盛龙201113机械零件的手动加工校级熊越东201114零件的二轴数控编程与加工校级罗平尔201115零件的三轴数控编程与加工校级马俊201116C语言程序设计校级王竝201117仓储服务操作与组织校级丁依萍201118初级日语校级耿欣201119电子产品辅助设计与开发校级殷庆纵201120电子产品组装调试与维修校级闫丽华201121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校级邵利群201122国际货物运输操作与组织校级欧阳芳201123WEB应用程序开发(ASP.NET)校级孙伟201124体育与健康校级黄月勤201125外贸英语函电校级丁金珠201126进口贸易操作校级王晓征201127物流数学校级贵德怀2012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项)序号课程名称级别负责人评审年份1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省级邵利群2014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省级何福男20143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省级石皋莲20144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省级龚肖新20145电子产品辅助设计与开发省级殷庆纵2014●开设专业江苏省“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专业院(系)名称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层次学制设置年份性质机电工程系15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3年2014与常熟理工学院联合培养080204机械电子工程本科2年统招批次专科专业院(系)名称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层次学制设置年份机电工程系15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3年2003256030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3年20043560201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科3年20044560309工业机器人专科3年2014精密制造工程系556011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3年20046560204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科3年20037560103数控技术专科3年2003电子与通信工程系861010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3年20059610202应用电子技术专科3年200310610112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科3年200611610302移动通信技术专科3年201312610301通信技术专科3年2003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1361020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年20031461020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3年200415610203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3年201016610205软件技术专科3年200617610115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科3年201418530301生化制药技术*专科3年2011经贸管理系19620301经济管理*专科3年201020630701市场营销专科3年200621620202财务信息管理*专科3年201222630801电子商务专科3年200423630903物流管理专科3年200524620403营销与策划*专科3年200725580405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科3年2014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26590110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3年200627670137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科3年201428670104电脑艺术设计*专科3年201029540301建筑工程技术专科3年2015国际教育学院30640101旅游管理专科3年201231670202商务英语专科3年200332670205商务日语专科3年200533670204旅游英语专科3年2014汽车工程系3456070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3年201535560703汽车电子技术专科3年2014注:以上专业的专业代码依据的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带有*的专业表示该专业已从2015版专业目录中撤销,专业代码仍为《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里的专业代码,这部分专业将会停止招生。成人高等教育专业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层次学制专业类别学习形式继续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通信技术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模具设计与制造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电气自动化技术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数控技术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机电一体化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计算机应用技术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软件技术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计算机信息管理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高起专2.5年理工类业余商务英语高起专2.5年文史类业余物流管理高起专2.5年文史类业余电子商务高起专2.5年文史类业余营销与策划高起专2.5年文史类业余财务信息管理高起专2.5年文史类业余计算机信息管理高起专2.5年文史类业余●合作交流学院已与澳大利亚TAFE昆士兰开放大学、美国教育管理集团所属阿格西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采用国际通用教育模式和国外教材进行英语授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适用人才;学院还与荷兰、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了教师、学生互访关系。2008年2月份学院新聘请了喀麦隆籍外教SENJU LEKE SYLVANUS老师来学院任教。2015年5月,学院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达成”交换生“合作项目,学院将选派5位不同专业的教师和选拔10位优秀学生赴台交流学习。2015年10月,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签署了友好学校合作协议书及“3+2”专升本合作办学协议书,实现了学院“3+2”专升本国内外分阶段培养模式的创新。●学校荣誉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节能型学校江苏省文明宿舍苏州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先进学校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校企与人才培养职业院校江苏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苏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省级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行进集体苏州市五四红旗团委三、常熟理工学院团委有哪些部门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等。根据百度文库查询得知,常熟理工学院的团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创新创业部、文艺部、礼仪部、志愿服务部、督导部等部门。这些部门均为学生自主管理,举办各种校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个人能力。常熟理工学院,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是一所江苏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组织的新一轮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首所试点高校。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