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校园群 班群名,常熟理工学院拟更名苏州工学院

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1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体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方面:第一,体育课程、运动项目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这些研究在体育课程与运动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方面作了积极探索。第二,和谐校园建设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这些研究对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第三,校园体育文化与人才培养研究,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积极研究,研究方面的成果比较丰富。第四,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调查,发现了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提出了对策。首次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四因素说”,增加“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指出行为文化是指人们本能地内部或外部的某种刺激的活动和自觉地为了某种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行为文化作为体育文化中特有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应该加入进来。因此,本研究主要是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四个层面来探索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新建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等关键词进行查询,利用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获取大量有用的文献资料,并登陆有关高校体育网站收集资料,为融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在常熟理工学院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对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85份,教师问卷10份,回收10份。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了解目前常熟理工学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2.2.3数理与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获得数据运用Excel2003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逻辑分析。

3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3.1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现状分析

3.1.1体育场地现状分析

体育场地是学校体育教学及活动开展的最基本保障,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表一可知,室外场地生均占有面积2.129m2,室内场地生均占有面积0.275m2,学校所有体育场地的生均占有面积2.404m2,根教育部相关规定,高校体育场地生均面积大于3m2来看,生均体育场地占有差距达到19.9%,基本能满足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与活动的需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上课或课外活动场地过于拥挤等现象,不利于教学训练及其它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中对于常熟理工学院这样一所学校的规模(大于10000人),对高等学校室内外场地的要求有:室外场地大于4.7m2,室内场地大于0.3m2。从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室外场地差距高达54.7%,而室内场地差距要小得多只有8.3%,所以也导致了在室外项目的运动场地上常常出现拥挤不堪,而室内项目的运动场馆也基本达到饱和的状态。学校应该增加和改善体育场地面积,这对体育教学及活动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1.2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现状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明确指出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到学校经费预算中来,并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体育经费占年度校教育经费比例的最低限为1%,以常熟理工学院2012年为例,以最低限的1%计算,则学校体育经费应该达到四百多万元,而实际中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只占到学校教育经费的0.2%左右,不足80万元。尽管自2004年以来,学校加大了对体育经费投入的力度,学校体育经费规模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相对数量和生均数来看,体育经费的投入却呈下降趋势。

3.1.3学校体育场馆设施

由表2中可知,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是比较齐全的,在标志性体育建筑方面,在东湖校区有一座可容纳3500多人的综合性体育馆,在学校举办大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常熟理工学院有东湖、东南二个校区,导致在资源的配置上出现不平衡,但基本上能满足不同体育项目教学训练与活动的要求,从学校体育项目的开展情况统计来看,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的配置又不尽合理,以2014-2015年第一学期为例,全校体育课上课人数达到8372人,由图1可知,乒乓球和篮球二个项目选项目人数均占很高的比例,分别达到19%和17%,而常熟理工学院的乒乓球台为73张,平均达到20.7人共用一张于乒乓球球台,篮球为33片,平均达到43.3人一片篮球场地,其中由于羽毛球项目选课人数多,平均达到43.2人共用一块羽毛球场,而像健美操类、舞蹈类、武术类课程的场馆人均使用面积只有0.68平方米。体育管理部门在教学上应该优化课程项目设置,合理规划好教学场地的使用,积极争取学校在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保证学校基本的教学与训练、体育课外活动的需要。

3.2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现状分析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包括体育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体育标识、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等。体育精神文化对体育实践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而常熟理工学院在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上是相对薄弱的环节。首先在体育标识上,只有一坐标志性的体育建筑———综合性体育馆,在体育运动场的建设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和设计功能上的不完善;其次是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只是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提出一些口号,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发扬体育精神、展示青春风采”、“奋力拼搏、赛出水平,赛出风格”等,口号还不能达到形成核心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的作用;在体育道德的建设方面,能够做到公平开展竞赛活动、没有出现有违反体育道德等行为。在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中,公平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得到较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健康快乐实质内容上。

3.3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现状分析

3.3.1组织领导

在学校层面,常熟理工学院的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专门的分管副校长来指导学校体育的相关工作,全校师生体育活动的管理组织方面,由常熟理工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在校党委、校行政领导下开展工作。在体育工作层面,是由学校独立的二级教学单位体育部来具体开展相关的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体育部工作组织开展下设一个办公室(综合办)、一个研究所(体育与健康促进研究所)、两个管理中心(课程教学管理中心、群体竞赛管理中心)。另外还设立体育部党政工作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工作机构。每年制定体育工作计划、有体育工作总结、召开相关体育工作会议落实体育相关制度的执行状况,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充分保障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制度建设。

3.3.2校园体育制度现状分析

从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来看,主要包括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与训练、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体育师资的建设与发展等几个方面。通过调查得知,常熟理工学院相应的体育制度有24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在工作中就会形成相应的工作流程,达到理清工作思路的效果,但是从成文的体育制度中发现,在体育教学的制度中基本上涵盖了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但在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学的管理实施办法等未见涉及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作为学校体育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制度的制定时应该是比较关注的,但查阅了现有的制度中没有发些一份关于体质健康标准相关的制度内容。其它几个制度内容相应来说是较完善的,但是课外体育锻炼中,如体育健身管理、体育文明规范、体育社团等制度内容也是缺乏的。在体育竞赛与训练的制度内容中如运动员守则、公平竞赛等内容也是需要增加的.。在师资队伍管理中增加体育教师工作守则、教师奖罚制度等内容。从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制度现状来看,总量基本上能满足教学与课外活动、竞赛训练的需要,但是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面的制度应该得到加强,完善的制度建设是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

3.4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现状分析

体育行为即指人们有意识地采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实现体育目的的活动,是体育兴趣的重要表现方式。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来说,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体质达标、体育课出勤率、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开展阳光体育情况、身心健康状态等一些方面。根据2013年常熟理工学院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知,在体质达标率上只有86%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中在力量及耐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体育课的学生出勤率方面比较好,达到97.8%,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体育课比较受学生的欢迎。通过调查发现,在参加体育课外活动方面,在项目的选择上,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及跑步为主,据分析,篮球项目由于校园篮球活动开展得较多,影响力大,导致选择篮球项目的人较多,在乒乓球及羽毛球的项目选择上,由于乒乓球及羽毛球项目均为室内项目,不受天气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跑步项目的选择上,由于跑步是最简单易行的身体锻炼方式,无场地、服装、器械等条件的限制,可以自己掌控跑步时的速度及距离,在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上基本以传统的球类或简单易行的跑步等项目为主。

4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如何根据现有的条件,来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给学校及体育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4.1完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学校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提供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通过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学校的体育制度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提高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制度建设也不例外,尤其是制度建设和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为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从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校群体竞赛管理规章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规章制度、学校体育场馆管理规章制度、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操作层面等几个大的方面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更加合理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学校在政策上的支持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积极探索转变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改革创新课内外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发挥学校体育多方面育人功能,让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采取各种措施让学校在政策上给予学校体育工作更多的倾斜。在经费的保障方面,首先在教育经费总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而使学校体育经费得到相应的提高;其次,积极拓展其它筹资渠道,学校体育的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专业人才及场馆资源上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内、对外的服务工作,如利用体育场馆资源,在学校体育工作之余,开展各类体育培训、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服务工作、体育场馆的租赁承包等,进而进行一定的自盈创收能力,从而增加学校体育经费收入。

4.2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打造校园体育文化亮点

常熟理工学院的校园体育文化在现有的传播体育文化的方式上,主要是竞赛活动的组织,来达到宣扬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有两种方式:(1)通过学校体育运动会、单项协会比赛等方式进行传播,但这种体育传播方式由于运动项目固定且单一、竞技性较强,而且还有参与人数的限制,导致参与人数的不足,改革传统的校运会模式,将其变为多种多样的体育节形式,从而真正起到传播体育文化的作用。(2)通过体育文化节、冬季三项比赛等方式进行传播,虽然这种方式在项目设置上都比赛贴近于学生的实际,受到学生的好评,但由于比赛每年各举办一次,导致学生对比赛缺乏认同感。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是建设好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利路径,依托常熟理工学院学生体育与健康俱乐部,它是学生体育竞赛与课外俱乐部活动、体育锻炼最直接的参与实施者,它是涉及人数最多的校园学生体育活动平台,在现有单项协会的基础之上,发展更多的体育(俱乐部)社团及会员人数。改革竞赛与活动体系,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指导,在竞赛中,改革创新学生竞赛活动体系,完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的工作流程与活动计划。在竞赛的次数上,做到周周有体育活动开展、月月有体育比赛举办。在竞赛的内容与形式上,从以“锦标主义”到以“重在参与”为指导思想,开展更多学生喜爱、难度低、利于操作的项目,如开展校园体育达人榜、校园体育吉尼斯,开展更多学校体育竞赛之外的竞赛或体育趣味活动,培养学生当中的体育明星。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来打造校园体育文化亮点,最终做到人人喜爱体育、人人知晓体育、人人参与体育。

4.3打造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塑造校园体育文化品牌

学校根据现有的资源重点,突出发展体育舞蹈、跆拳道、龙舟等校特色体育项目,打造高质量、高影响力的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塑造学校体育文化品牌,以体育项目品牌为突破口,进而达到学校师生的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认同,通过品牌体育项目所没有具有的特色体育项目文化,如体育精神、体育口号、体育标志性人物,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品牌的核心理念。

4.3.1将品牌项目列入体育课程教学中

如何让校园体育文化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某一体育运动项目,把品牌项目融入到体育课程项目中间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学生对特色体育项目的选课人数呈上升趋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参与是获得校园体育文化价值认同的首要前提。通过优秀的体育文化品牌在体育课堂中的示范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外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4.3.2让品牌项目建设成为学校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的窗口

学校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在每年会有多次的参加全国、省市级、区域性比赛任务,高水平体育运动队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载体,成为对外展示校园特色的体育文化价值理念、体育观念、体育价值取向、体育道德观、体育运动精神等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最直观的体现。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对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有了进一步完善,良好的条件下,让别人主动来校交流学习,以2014年为例,学校承办了苏州市(常熟赛区)的体育舞蹈比赛,承办了江苏省十八届体育运动会高校部龙舟比赛,该项赛事有江苏省近二十所兄弟院校参加,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大加赞赏,学校以龙舟品牌项目为依托,吸引了包括苏州大学、苏州工业职业学院等兄弟高校的龙舟项目的考查交流。通过对外体育比赛与交流活动,不仅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宣扬了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特色,还提高了师生的对外交往能力,而且还吸收和借鉴了兄弟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在建设自身校园体育文化方面有了对比和参考。

4.3.3品牌项目成果展示

学校创建特色体育品牌项目以来,学校体育舞蹈队共7次蝉联江苏省体育舞蹈比赛团体冠军、获得若干团体项目及单项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学校跆拳道队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省级比赛十余次,获得冠军11次、亚军1次、季军2次、第四名1次、第五名3次的优异成绩。学校龙舟队多次代表学校、江苏省参加世界大学生龙舟赛、全国龙舟赛、江苏省运动会、区域性龙舟比赛、江苏省大学生龙舟赛及各种社会性龙舟邀请赛,获得世界大学生锦标赛的亚军、江苏省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江苏省运动会龙舟比赛季军、世界华人龙舟赛第五名等优异成绩。

4.4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平台

大学生体育文化需求的信息获取路径是影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常熟理工学院的学生中获取校园体育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校园网、宣传海报(公告栏)、校报等方式,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此等传统的传播形式已经不能及时地宣传校园体育文化,所以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传播平台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学校建设信息化校园之际,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首先建设好学校体育部网站,体育部作为学校体育职能部门,是学校体育信息发布的权威部门,网站应及时发布和及时更新学校相关的体育通知公告、体育资讯,建立体育信息查询(如体育成绩查询、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查询、俱乐部课外体育锻炼查询等)、师生互动板块,加强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发挥新媒体在校园体育文传播中的积极作用,现如今学生的手机、电脑的覆盖基本上达到百分之百,利用QQ群、微信朋友圈、博客等传播平台,通过“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来实现校园体育文化信息传播量的几何增涨,所以必须善于运用新媒体传播环境,营造更加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真正满足大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需求。

5结论

根据常熟理工学院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学校在物质基础保障方面、打造校园体育文化亮点方面、塑造校园体育文化品牌方面、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平台方面等建设路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进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

二、常熟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常熟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新成立的汽车工程学院是常熟理工学院独立设定的整合式、综合性二级学院,由常熟市委市***、常熟汽车行业企业、常熟理工学院共同建设,同时对接常熟职教中心,将通过三年建设,逐步建成支撑常熟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专业技术应用型高阶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汽车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和现代汽车文化展示普及基地,形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全力支撑本市迅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满足这一产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这一学院将设立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复合本科专业、职中升本科、专科升本科的对接专业以及汽车方向工程硕士专业。所有专业均实行“校园学习+企业学习”的培养过程。学院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将与常熟职教中心相关职中、大专专业对接,构建“3+4”和“5+2”高技能人才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即在职教中心完成3年中职教育或5年高职教育,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到理工学院完成4年或2年本科阶段培养,实现中职、高职人才与本科人才培养衔接。

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这所学校中不错的专业。车辆工程以前还参加美国那的比赛。具体是什么我倒是忘记了。

这个专业是厦门理工唯一的一个国家级重点专业

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专业怎么样

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所很一般的二本院校,车辆工程专业非常一般。在福建,车辆工程专业比较好的二本院校是福建工程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车辆工程就业如何

一般般进比较次的汽车厂或者4S店,也可以做保险查勘,就是这样

江苏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去向

可以去往一些制造型企业、以后还是要多学习来充实自己,毕竟在学校与社会有很大的脱节,公司水平刚开始大约在3K左右,往后好的话会有5K-8K!呵呵,我也是江理工的!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怎么样

高中学的是生化吧,建议你不要选生物相关专业,如果选择生物,最好做好准备,起码要读到研究生或者海归才可以.否则毕业后就业面很狭窄的.除非你有关系进***或事业单位.如果可以,最好选报机械数控方面的,就业热门.

常熟理工学院怎么样常熟理工学院好不好

就一般的省属高校,没什么好不好的,充其量就是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你指好不好是指具体什么方面呢?

常熟理工学院专业

总结来说这个专业学风很好,但比较辛苦,因为实验很多,别人在操场,你在实验室,学多少都是看个人了。毕业论文的实验搞了半年~

就业是面向高中初中的,反正08届就业率不咋滴,好多同学都改行了,要想做教师还是学语数外吧,最近历史地理也缺教师,但咱学校没有地理专业~

盐城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怎么样

2010年前属于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随汽车服务工程等转入新成立的汽车工程学院,现任书记陈志华,院领导相对其他学院比较负责,主要是因为初期发展,想多培养一些得力的毕业生。宿舍为学生公寓20号(男),21号(女),位于新校区的西南角,离盐师的运动场比较近,可俯瞰盐师全景,因前面无高建筑阻碍,应是此校最佳角度的景观楼。离本校的图书馆亦较近(较其他宿舍群)。来车辆专业最好的出路是瞄准江苏大学,吉林大学的车辆专业的硕士考研,这也是领导最关注的。目前尚未形成自己的就业市场,学生几乎不可能深入汽车制造业。但可以进入汽车4S店,但就我观察待遇不佳,因此不得不与相近的机械专业的同学竞争就业的机会。另外学院与本土企业森风汽车城联合培养学生,共办所谓的森风班,但不是保送,说实话森风的管理体制和理念并没有达到包办本科生学习与发展的程度。毕业生去森风4s店上班后当会体会到所言不差,我有两个朋友恰好今年是第一批去森风的。包括车辆工程专业在内的汽车专业虽还未成气候,但潜力较佳,比邻以东风悦达起亚为中心的盐城汽车城,与汽车制造衍生企业联络颇为密切,想必会给11届的新生带来不少的人生收获!(本人,汽车学院11届毕业生,考取江苏大学研究生)

三、班群名,常熟理工学院拟更名苏州工学院

班群名

常熟理工学院官网4月6日发布公示称,拟将校名更改为苏州工学院。若更名成功,将成为高校“扩地域”式更名的又一例。

据该校官网《关于“常熟lǐ工学院更名为苏州工学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示》称,苏州是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需要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校拟将校名gèng改为‘苏州工学院’。”

公示称,更名hòu,学校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构筑新的平台,也将有利yú吸引更多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到校任教,加强学科群和专业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为地方输送更多、更高质量的毕业生,为地方带来更多高素质人口红利。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常熟理工学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坐落于县级市的本科院校。据该校官网,其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建校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2021年9月初,常熟理工学院官网曾发布《常熟理工学院拟更名为苏州工学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2022年10月,常熟官方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答复网友时曾表示,常熟理gōng学院更名事宜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征求意见和论证,已在上级部门审批环节。

常熟是苏州下辖县级市,也是国内“明星县市”,常年位居各类百强县榜单前五,但和头部的“顶流”昆山、江阴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位于苏州主城区北部的常熟,正在加快向南融入苏州主城发展,去年12月公示的《常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了常熟“城市重点向南”的发展方向,将全方位推进苏州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

澎湃新闻注意到,将校名往“大”了改,以获取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多支持,是高校更名的常见做法之一。比如:在2011年,原徐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2015年4月,原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同年底再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18年,原贵阳中医学院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等等。

当然,高校更名也有“门槛”,并非想改就能改。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规定: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门类、规模、领导体制、所在地等,确定名实相符的学校名称。

班级群名字好听点的班级群名字大全

1、清华园1斑2、年huá纪念°六班3、策马奔腾4、24k纯帅@5、短发菇凉就是帅6、叫我发光者!7、bigbang我们的信仰灶伍罩8、帅气花9、好小伙潇潇洒洒@10、稳拿人心11、少帅°12、初三4班滔滔阁13、恋☆九^^八班14、班_o带点脾气~15、ハ_级⑦班16、隐闹班级之家^516班17、_墨尔本角的思念不孤单_橘稿18、学子莘莘→④班19、—━★玖_极⑧20、班级之家——426班

一个驾校练车的朋友创个群应该叫什么名字?

到驾校练车的都是成年人,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都是全身心投入,建议这个群名字叫学友群或者叫车友群。在这个群里虽然互不知道对方姓名,但是就在这短暂的相聚,短暂的分离,短暂的交流中有的成为朋友,有的成为情人。对教练的付出则是视为路人。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