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院校专业组,成都理工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2024-09-05 04:43:03 0 0 一、成都理工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成都理工大学招生代码是1061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学校历史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6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调集北京地质勘探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勘探学院(现吉林大学)、交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部分教师及其它机关、部队的干部370余人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并采购和调集了10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10万余册图书到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学校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11月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同年,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各年级学生和教师各半转入学校。1966年,动乱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6年。1969年,学校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后,专业学制改为四年,招生794名。1979年,学校改由地质部领导。1988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学校“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1993年5月,经国家教委和地质矿产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同年12月,地质矿产部正式批复确定学校为部属重点高校。1998年,地质矿产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签订共建成都理工学院协议。同年,根据国家要求,学校高等教育招生并轨并扩大规模招生。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部省共建重点大学。同年9月21日,成都理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师资力量截止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608人,其中,有教授(级)442人,副教授(级)776人。截至2022年3月,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人才计划154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次、“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得省级人才称号和入选省级人才计划486人次,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四川省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拥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科建设截止2022年5月,学校共设有20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1个产业发展研究院。学校有65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农、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机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广播电视学、环境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电子商务、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石油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表演、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经济学、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应用化学世界一流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四川省一流学科:地球科学学科群、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四川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地球化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核技术与应用、材料学、构造地质学、应用数学学术科研学校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截止2021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新型智库、1个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生态环保厅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我校牵头建设的“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2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6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地调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截至2022年5月,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各项奖励993项(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学校以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油气地质勘探、能源开发、大型水电、区域及城市环境以及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合作交流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6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现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举办4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700余人次,开展了300余项科研合作,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加强行业联系,不断拓展国际联合教学新模式。先后成功举办“国际大滑坡协会(iRALL)—’大型滑坡调查、分析和管理、国际博士培训班课程”、“成都理工大学—以色列申卡尔设计学院国际创客联合实验项目”、“成都理工大学—雷文斯本设计与传播学院国际联合教学项目”等国际联合教学项目。近年来大批国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访问、讲授课程,参与科研,极大的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学校邀请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大批世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国际合作科技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聘请外籍专家定期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近5年共聘请400余人次长期外国专家在校任教,规模在四川省仅次于四川大学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开始与英国数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是全国较早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现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9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2013年,成都理工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两校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地学等5个本科专业开展“2+2”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先在国内学习两年本科课程,然后到爱丁堡大学继续深造、完成剩余两年的本科课程后,可同时获得成都理工大学的毕业证书、学位与爱丁堡大学的学位。爱丁堡大学是一所位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世界顶尖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苏格兰最高学府,英国老牌名校。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哪个好两个学校我都有了解过!百度信息能够查询的,我就不说了!首先,成都理工大学,全国排名256位,在成都来说,出了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应该说就是成都理工了!而且成都理工大学有个非常厉害的专业地质!其他专业也是不错的!学校里有小白龙公交车!我从2007年到2018年!去成都理工大学很多!整体来说成都理工大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而且学校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我的两个表弟都是理工大毕业,一个学的测绘,一个学的土木工程,虽然工作比较幸苦,但是工资比较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前几年才从信息工程学院升级为大学!很多时候都可以称呼为小电子科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很多专业都是信息技术方面的!而且都是比较专业精通的!总之两个学校各有侧重,名气成都理工大学好些!我认为选专业更重要些!学校的名气不重要!我认为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都非常好,围着两锁四川省省熟的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独特的专业实力。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大气科学,气象学等相关专业具有强大的专业实力;成都理工大学的土木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勘察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环境工程等专业具有绝对的强大实力,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成都理工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列第178名,其中,人才培养第168名,科学研究第181名。成都理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共建大学,2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行列。现在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八个,国家级综合改革项目四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设有68个本科专业。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现有七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十大学科门类,有一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三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科,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有三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三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个省级工程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四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351名,其中人才培养第330名,科学研究第417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2015年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学校现有16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八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通过对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成都理工大学要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好。谈大学的好坏,很难简单几句话来定夺,宜升学平台一贯认为好与坏都必须基于未来就业的最终结果而定,所以不谈就业就说好与坏就是耍流氓,或者只是给予一堆资料罗列,把问题甩给考生也是没多大用,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来给你提供参考,最终你命由你。一、院校排名(2019年全国高校排名)成都理工大学全国排名100名,四川省内排名4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全国排名299名,四川省内排名13名; 2019年成都理工大学理科录取需平均超过一本线43分,文科须平均超过一本线18分; 2018年成都理工大学理科录取需平均超过一本线13分,文科须平均超过一本线40分; 2019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理科录取需平均超过一本线33分,文科须平均超过一本线5分; 2018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理科录取需平均超过一本线18分,文科须平均超过一本线1分;从排名看,成都理工大学远超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且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气肯定远超后者;从录取分数线看,两者在理科录取相差却并不太大,文科录取前则要高出很多。一方面显示出成都理工大学重点院校的地位,一方面也体现出工科类专业的实用落地性的差异。二、学校学科专业实力对比成都理工大学是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所以它也就沿袭了之前的有事传统,在地质类学科方面实力较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原名成都气象学院,2001年合并了原四川统计学校,并改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其特色非常鲜明,是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的四川省属重点大学,被誉为“气象工程人才摇篮”与“统计人才摇篮”;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信大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获评为C+档学科,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为C档学科,还是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另外,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到目前还没有推荐免试研究生名额,也没有博士点位,这个也反映出其综合实力依然还不够;而成都理工大学是具备这个优势的,综合实力应该说远超过前者。如果单纯从学科评比来看,肯定成都理工大学要强得多,但两个学校的发展方向显然是不同的,所以并没有太直接的对比关系。反而是两者都拥有的计算机学科,显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C+更具实力,而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还拥有热门的电子类、信息通讯等专业。三、与城市产业融合度四川近年来高速发展,gdp产值也在逐年增加,逐步迈入国内经济强省行列;成都是四川省首当其冲的经济强市,一贯就占据着贡献排行榜前列。近期,四川省明确各市后续发展产业重点,成都将架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并进一一步谋划了“5+5+1”的产业细分领域。“5”,即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到2020年,建成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培育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万亿级产业,壮大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千亿级产业。“5”,即着力发展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五大重点领域。到2020年,培育形成会展、金融、物流、文旅、生活服务5个千亿级产业。“1”,即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都将全面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供应链+”为核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着力将成都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从这个维度看,显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科与专业更匹配未来四川与成都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就业机会还是发展空间都要大一些。当然,并不是说成都理工大学的专业都不好,国家依然需要有一些底层的基础支撑产业与行业,是值得人尊敬的。但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四、就业情况不谈就业来看学校,那就是耍流氓,上学终归要回归到这一结果上,就业才是根本。成都理工大学 2019届毕业生共777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735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94.62%,男女生比例1.21:1,总体就业率为 90.16%。其中,从毕业生去向构成来看,学校 2019届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32.88%),“其他录用形式就业”(22.37%)次之;同时,学校 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 82个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环境工程和遥感科学与技术 3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 100.00%,其他学院除了人文类学科较低外,基本都在90%以上。尤其注意的是,其最核心也最强势的专业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院、能源学院均没有排在前列,保持在90%左右。这个也源于近年来地质行业的弱势化,因为这个行业野外工作多、太辛苦,且发展也越发缓慢,所以行业相对不景气。另外,2019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四川省内就业(66.76%),省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广东省(7.91%)、重庆市(2.90%)、上海市(2.40%)和北京市(2.40%)。其中在四川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成都市(84.32%)和绵阳市(2.26%); 2019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其他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占比达到70.76%;其次为国有企业(20.65%);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33%)、“建筑业”(15.54%)及“制造业”(12.17%);就业单位规模主要集中在2000人及以上(32.32%),其次是 50人及以下(14.93%)和 301-1000人(14.50%)2019届本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 5095.18元;月薪区间主要集中在 4001-5000元(28.18%),其次为 3001-4000元(21.94%)。在“北京市”就业的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 6453.13元/月;而在“湖南省”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4613.64元;在四川区域毕业生月均收入为4980元/月。从就业单位分布来看,在“三资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 5965.44元;而在“党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 4350.12元。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在“房地产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 5643.98元;而在“农、林、牧、渔业”领域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 4180.00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8届毕业生本科生总人数为 4101人(男生 2357人,占 57.5%;女生 1744人,占 42.5%),总体就业率为 94.66%。 2018届毕业生本科分布于大气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等 52个专业;研究生分布于电子与通信工程等 25个专业。各专业就业率总体较为均衡,传统优势专业整体较为理想。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广泛,最主要的就业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8.13%)。 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为 5284元,比本校 2017届(5163元)高 121元,近年来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水平。客观来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就业情况与质量相对很不错,因为其工科背景,再加上近年来四川与成都极大发展的大产业都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通讯等人才,所以学校的就业势头呈上升趋势,自然学下也会越来越热,性价比还是较高。通过这些对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不清楚之处,可以联系我,再帮你详细分析。成都信大与成都理工不在一个层次,成都理工不管是成校历史,还是办学质量明显高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肯定成都理工啊,孩子!分数够了的话填志愿千万别填错了啊!你来成都,你说你是成都理工的,别人一听,哦,挺好的!你说成信的,别人一脸懵逼。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成都气象学院,实力一般,在成都的非重点大学中,实力处于中下游水平。成都理工大学,实力较强。综合排名四川省内大学前几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入选中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1计划”,为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是第一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培养国防生的一般本科院校,是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学科交叉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原名成都气象学院;1980年9月,学校成为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此后学校先后与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2月27日,原直属国家统计局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学校;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4月2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航空港、龙泉、天府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固定资产12.6亿元,各类藏书253万余册;下设17个二级学院,开办53个本科专业;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57人,研究生1611人;有专任教师116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897人,其中博士286人。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由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共建高校,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现设16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和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设有77个本科专业,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非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中国重要的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成都理工大学目前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积地质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以理工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农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62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在校学生总数25314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637人,硕士研究生2069人,博士研究生552人。在编教职工22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9人,教授171人,副教授310人,其中有3人成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中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6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8人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过来人告诉你,找工作别人只会关心你是不是985 211如果不是就只关心你是专科还是本科,只要不是985 211的本科,在这些公司里剩下的本科都一样,想去哪个大学都可以,如果非要选读成都理工好一点点,因为在大学四年里你可以有点心理优越感,毕业后一点区别没有,一模一样。肯定是选择成都理工大学,理工大学是2017年新增加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的双一流高校只有137所,理工的地质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两个学校的地位不是一个层次的。从录取就可以看出来。2018年四川理工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589.全省排位35936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565、全省排位57357名。完全不是一个层次,误人子弟!成理是双一流,仅次于川大,电子科大的第二梯队!另外一个啥都不是。客观评价,校内学生别来抬杠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为大学之前,成都理工都是很多年的大学了。虽然成信是我的母校[捂脸],还是说了句实话!三、通信工程大学专业排名院校专业:基本学制:四年|招生对象:|学历:中专|专业代码:080703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核心课程示例: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学时)。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要求专业教学主要内容专业教学主要内容《C/C++程序设计》、《模拟电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通信原理》、《交换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TCP/IP网络原理与应用》、《TCP/IP与IPv6技术》、《JAVA网络编程技术》、《DSP技术》、《EDA技术应用》、《CPLD/FPGA应用开发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基础》、《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海洋通信、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管理、无线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技术、电信网规划与设计、通信系统运行管理、通信与广电建造师、通信设备安装与维护、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专业(技能)方向专业(技能)方向通信类企业:移动通信、数据通信、通信技术、技术开发、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开发和调测、设备维护; IT类企业:软件工程、硬件工程、产品经理。职业资格证书举例职业资格证书举例继续学习专业举例就业方向就业方向就业去向:适合邮电部所属各邮电管理局及公司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经营及管理工作,也可到军队、铁路、电力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对应职业(岗位)对应职业(岗位)其他信息:教育部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官方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对全国各高校的所有一级学科进行的综合性排名,是评价大学的唯一具有官方性质的排名,分别于2002~2004年、2007~2009年、2012年进行了三次。信息领域主要的一级学科共有4个,分别是: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四个一级学科覆盖面广、积淀深厚、发展迅速、热门度高、开设广泛,是信息领域的核心学科,也是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C9高校和其他985高校重点发展的对象,因而竞争极其激烈。此外,0803光学工程、0835软件工程这两个小学科也属于信息领域。(2007~2009)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35个,本次参评30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4个,本次参评3个;还有4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4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41所。学校代码及名称整体水平排名得分 10003清华大学 1 100 107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94 10013北京邮电大学 3 92 9000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007北京理工大学 5 88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10614电子科技大学 10001北京大学 8 87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286东南大学 10004北京交通大学 11 84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12 81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3 80 10335浙江大学 10698西安交通大学 15 77 10486武汉大学 16 76 10699西北工业大学 10141大连理工大学 18 75 10056天津大学 19 74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561华南理工大学 10613西南交通大学 10288南京理工大学 23 73 90005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90006解放军理工大学 10280上海大学 26 72 10497武汉理工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28 70 10422山东大学 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 30 69 10617重庆邮电大学 10110中北大学 32 68 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459郑州大学 10033中国传媒大学 35 66 10294河海大学 103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079华北电力大学 38 64 11318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39 63 11664西安邮电学院 10356中国计量学院 41 65(2012年)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52所,本次有42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74所。(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教育部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2012年) 2012年教育部学科排名(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排名学校代码及名称整体水平得分相对位置110013北京邮电大学 89前5%210614电子科技大学 87 107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10003清华大学 85前10248上海交通大学 10286东南大学 9000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810004北京交通大学 82前20007北京理工大学10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0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90005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310487华中科技大学 79 1410001北京大学 77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561华南理工大学1710288南京理工大学 76前50%90006解放军理工大学1910335浙江大学 74 2010056天津大学 73 10293南京邮电大学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10613西南交通大学10698西安交通大学10699西北工业大学90045空军工程大学2610033中国传媒大学 71 10141大连理工大学10280上海大学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422山东大学10486武汉大学10497武汉理工大学10610四川大学10611重庆大学10617重庆邮电大学90033解放军装备学院3810151大连海事大学 6910269华东师范大学11646宁波大学4110110中北大学 68 10186长春理工大学10285苏州大学10294河海大学1033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059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4710009北方工业大学 66 10079华北电力大学103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0337浙江工业大学10459郑州大学10589海南大学10732兰州交通大学90034装甲兵工程学院90047空军预警学院5610058天津工业大学 651014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0144沈阳理工大学10252上海理工大学10353浙江工商大学10356中国计量学院10385华侨大学10489长江大学10491中国地质大学10524中南民族大学10704西安科技大学10730兰州大学6810126内蒙古大学 631014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0149沈阳化工大学10616成都理工大学10635西南大学10731兰州理工大学11660重庆理工大学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