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院校分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哪个好)

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哪个好

两个学校我都有了解过!百度信息能够查询的,我就不说了!

首先,成都理工大学,全国排名256位,在成都来说,出了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应该说就是成都理工了!而且成都理工大学有个非常厉害的专业地质!其他专业也是不错的!学校里有小白龙公交车!我从2007年到2018年!去成都理工大学很多!整体来说成都理工大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而且学校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我的两个表弟都是理工大毕业,一个学的测绘,一个学的土木工程,虽然工作比较幸苦,但是工资比较高!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前几年才从信息工程学院升级为大学!很多时候都可以称呼为小电子科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很多专业都是信息技术方面的!而且都是比较专业精通的!

总之两个学校各有侧重,名气成都理工大学好些!我认为选专业更重要些!学校的名气不重要!

我认为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都非常好,围着两锁四川省省熟的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独特的专业实力。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大气科学,气象学等相关专业具有强大的专业实力;成都理工大学的土木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勘察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环境工程等专业具有绝对的强大实力,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成都理工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列第178名,其中,人才培养第168名,科学研究第181名。

成都理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共建大学,2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行列。现在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八个,国家级综合改革项目四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设有68个本科专业。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现有七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十大学科门类,有一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三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科,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学校有三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三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个省级工程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四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351名,其中人才培养第330名,科学研究第417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2015年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学校现有16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八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

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

通过对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成都理工大学要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好。

谈大学的好坏,很难简单几句话来定夺,宜升学平台一贯认为好与坏都必须基于未来就业的最终结果而定,所以不谈就业就说好与坏就是耍流氓,或者只是给予一堆资料罗列,把问题甩给考生也是没多大用,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来给你提供参考,最终你命由你。

一、院校排名(2019年全国高校排名)

成都理工大学全国排名100名,四川省内排名4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全国排名299名,四川省内排名13名;

2019年成都理工大学理科录取需平均超过一本线43分,文科须平均超过一本线18分;

2018年成都理工大学理科录取需平均超过一本线13分,文科须平均超过一本线40分;

2019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理科录取需平均超过一本线33分,文科须平均超过一本线5分;

2018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理科录取需平均超过一本线18分,文科须平均超过一本线1分;

从排名看,成都理工大学远超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且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气肯定远超后者;从录取分数线看,两者在理科录取相差却并不太大,文科录取前则要高出很多。一方面显示出成都理工大学重点院校的地位,一方面也体现出工科类专业的实用落地性的差异。

二、学校学科专业实力对比

成都理工大学是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的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所以它也就沿袭了之前的有事传统,在地质类学科方面实力较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原名成都气象学院,2001年合并了原四川统计学校,并改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其特色非常鲜明,是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的四川省属重点大学,被誉为“气象工程人才摇篮”与“统计人才摇篮”;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信大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获评为C+档学科,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为C档学科,还是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

另外,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到目前还没有推荐免试研究生名额,也没有博士点位,这个也反映出其综合实力依然还不够;而成都理工大学是具备这个优势的,综合实力应该说远超过前者。

如果单纯从学科评比来看,肯定成都理工大学要强得多,但两个学校的发展方向显然是不同的,所以并没有太直接的对比关系。反而是两者都拥有的计算机学科,显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C+更具实力,而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还拥有热门的电子类、信息通讯等专业。

三、与城市产业融合度

四川近年来高速发展,gdp产值也在逐年增加,逐步迈入国内经济强省行列;成都是四川省首当其冲的经济强市,一贯就占据着贡献排行榜前列。

近期,四川省明确各市后续发展产业重点,成都将架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并进一一步谋划了“5+5+1”的产业细分领域。

“5”,即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到2020年,建成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培育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万亿级产业,壮大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千亿级产业。

“5”,即着力发展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五大重点领域。到2020年,培育形成会展、金融、物流、文旅、生活服务5个千亿级产业。

“1”,即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都将全面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供应链+”为核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着力将成都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从这个维度看,显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科与专业更匹配未来四川与成都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就业机会还是发展空间都要大一些。当然,并不是说成都理工大学的专业都不好,国家依然需要有一些底层的基础支撑产业与行业,是值得人尊敬的。但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四、就业情况

不谈就业来看学校,那就是耍流氓,上学终归要回归到这一结果上,就业才是根本。

成都理工大学 2019届毕业生共777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735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94.62%,男女生比例1.21:1,总体就业率为 90.16%。

其中,从毕业生去向构成来看,学校 2019届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

(32.88%),“其他录用形式就业”(22.37%)次之;同时,学校 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 82个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环境工程和遥感科学与技术 3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 100.00%,其他学院除了人文类学科较低外,基本都在90%以上。尤其注意的是,其最核心也最强势的专业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院、能源学院均没有排在前列,保持在90%左右。这个也源于近年来地质行业的弱势化,因为这个行业野外工作多、太辛苦,且发展也越发缓慢,所以行业相对不景气。

另外,2019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四川省内就业(66.76%),省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广东省(7.91%)、重庆市(2.90%)、上海市(2.40%)和北京市(2.40%)。其中在四川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成都市(84.32%)和绵阳市(2.26%);

2019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其他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占比达到70.76%;其次为国有企业(20.65%);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33%)、“建筑业”(15.54%)及“制造业”(12.17%);就业单位规模主要集中在2000人及以上(32.32%),其次是 50人及以下(14.93%)和 301-1000人(14.50%)

2019届本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 5095.18元;月薪区间主要集中在 4001-5000元(28.18%),其次为 3001-4000元(21.94%)。在“北京市”就业的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 6453.13元/月;而在“湖南省”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4613.64元;在四川区域毕业生月均收入为4980元/月。

从就业单位分布来看,在“三资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 5965.44元;而在“党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 4350.12元。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在“房地产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 5643.98元;而在“农、林、牧、渔业”领域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 4180.00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8届毕业生本科生总人数为 4101人(男生 2357人,占 57.5%;女生 1744人,占 42.5%),总体就业率为 94.66%。

2018届毕业生本科分布于大气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等 52个专业;研究生分布于电子与通信工程等 25个专业。各专业就业率总体较为均衡,传统优势专业整体较为理想。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广泛,最主要的就业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8.13%)。

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为 5284元,比本校 2017届(5163元)高 121元,近年来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水平。

客观来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就业情况与质量相对很不错,因为其工科背景,再加上近年来四川与成都极大发展的大产业都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通讯等人才,所以学校的就业势头呈上升趋势,自然学下也会越来越热,性价比还是较高。

通过这些对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不清楚之处,可以联系我,再帮你详细分析。

成都信大与成都理工不在一个层次,成都理工不管是成校历史,还是办学质量明显高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肯定成都理工啊,孩子!分数够了的话填志愿千万别填错了啊!你来成都,你说你是成都理工的,别人一听,哦,挺好的!你说成信的,别人一脸懵逼。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成都气象学院,实力一般,在成都的非重点大学中,实力处于中下游水平。

成都理工大学,实力较强。综合排名四川省内大学前几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入选中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1计划”,为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是第一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培养国防生的一般本科院校,是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学科交叉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原名成都气象学院;1980年9月,学校成为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此后学校先后与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2月27日,原直属国家统计局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学校;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4月2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航空港、龙泉、天府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固定资产12.6亿元,各类藏书253万余册;下设17个二级学院,开办53个本科专业;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57人,研究生1611人;有专任教师116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897人,其中博士286人。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由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共建高校,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现设16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和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设有77个本科专业,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非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中国重要的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成都理工大学目前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积地质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以理工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农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62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在校学生总数25314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637人,硕士研究生2069人,博士研究生552人。在编教职工22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9人,教授171人,副教授310人,其中有3人成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中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6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8人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过来人告诉你,找工作别人只会关心你是不是985 211如果不是就只关心你是专科还是本科,只要不是985 211的本科,在这些公司里剩下的本科都一样,想去哪个大学都可以,如果非要选读成都理工好一点点,因为在大学四年里你可以有点心理优越感,毕业后一点区别没有,一模一样。

肯定是选择成都理工大学,理工大学是2017年新增加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的双一流高校只有137所,理工的地质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两个学校的地位不是一个层次的。从录取就可以看出来。2018年四川理工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589.全省排位35936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565、全省排位57357名。

完全不是一个层次,误人子弟!成理是双一流,仅次于川大,电子科大的第二梯队!另外一个啥都不是。客观评价,校内学生别来抬杠

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为大学之前,成都理工都是很多年的大学了。虽然成信是我的母校[捂脸],还是说了句实话!

二、成都理工大学代码是多少

10616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学校代码,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成都理工大学有经济学、投资学、法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等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2001年之前是的国土资源部直属重点大学,2001年之后是部省共建重点大学,现为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的部省共建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双一流”高校。一本高校。成理1952年建校就是本科院校,师生来自重庆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大(原北京地院)等,学校是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2个国重实验室。

老牌部属重点高校,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校区位于成都三环内,成都地铁7、8号线直达。

师资力量:

截止2021年5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454人,其中,有教授(级)338人,副教授(级)729人。柔性引智高端专家(院士)58人。截至2021年3月,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人才计划的152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次、“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得省级人才称号和入选省级人才计划的447人次,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四川省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拥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

成都理工大学的优秀专业:

1、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岗位:地质工程师、技术工程师、项目经理、深化设计师、地质环境工程师、无线通信设计工程师、照明电气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网络现场工程师、高级地质工程师、电梯安装经理、节能工程师等。

2、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3、石油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石油工程毕业生主要到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4、地质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地质学类专业毕业生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化工、水电、城建、核能、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

5、地球物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预测自然灾害。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做相应的地球物理软件程序设计,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其他工程应用。

学术科研

学校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截止2021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新型智库、1个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生态环保厅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我校牵头建设的“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2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6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地调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截至2022年5月,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各项奖励993项(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学校以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油气地质勘探、能源开发、大型水电、区域及城市环境以及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

三、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和本部有什么区别

成都理工大学的宜宾校区与本部在教育设置和专业布局上存在一些差异。首先,宜宾校区的11个专业是校本部已有的成熟专业,这些专业的建设、师资和学科平台管理由校本部的7个学院共同负责,校区则在这些学院的协同下进行发展。这些专业主要聚焦于宜宾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地方特色和战略导向。

不同于校本部,成都理工大学整体学科覆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农、教、艺10个学科门类。在新一轮的专业优化调整中,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调整为71个,其中校本部负责60个专业,而宜宾校区则承担了11个专业的教学任务。这表明校本部和校区在专业分布上有所侧重,各自承担不同的教育任务。

关于成都理工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由重庆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等多个院校的部分资源组建而成,包括教师、设备和图书等,开启了其高等教育的历史。学校初期的专业设置主要围绕地质勘探,招收了首批1551名学生,标志着其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

以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成都理工大学,展示了校区与本部在教育发展和历史背景上的区别。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