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院校视频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

一、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代码是什么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代码是13668。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The Engineering&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理工程”,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于2000年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创办的以工学为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核工业所属的唯一高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独立学院。

学院秉承“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恪守成都理工大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形成了“敢为人先,奋发图强,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1300余亩,规划面积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6.6万平方米,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近20000人。

学院位于旅游胜地;四川省乐山市主城区,面朝三江、背依峨眉。学院绿化覆盖率达70%,校园景色宜人,处处彰显环境育人的特色。校区地势丘峦起伏,建筑布局随湾依山,占地300余亩的沫若湖碧波荡漾,环湖公园、万景花园鸟语花香,银杏大道、香樟大道风景如画,桂花林、桃花林相映成趣,与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景区融为一体;是四川省同时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的大学。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8个教学系,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2个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3个中心,开设45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

学院利用独有的核工业背景,在中国核工业国家实验室及大中型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在珠江、长江三角洲建立实习及就业办事处,与多家核电站签订用人协议,向核工业系统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与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企业奖学金、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途径。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2000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成都理工学院乐山分院;2001年,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同年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乐山分校;2003年3月,学院正式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4个四川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项目1个,四川省级教改立项2项,四川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5项,四川省级精品课程5门,四川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近100项。

学院在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成果:

2012年4月,学院代表队在第五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二项,四川省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的成绩。

2013年6月,在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2013年四川省大学生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学院代表队获得一等奖。

2013年9月,在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杯”工程算量大赛总决赛中,学院参赛队荣获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2014年1月,在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本科组)的四川赛区比赛中,学院代表队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

2014年7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中,学院2支代表代表队获电磁组二等奖,1支代表队获摄像头组二等奖,1支代表队获光电组二等奖,1支代表队获光电组一等奖,并进入全国总决赛。

2014年11月,在国家工信部、中国测绘学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2014年第六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中,学院《基于Mapgis云软件的成都同安镇城市三维地理环境建模》项目荣获大赛一等奖。

2015年8月,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学院代表队荣获全国二等奖。

2015年10月,在2015年四川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上,学院代表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2015年12月,学院代表队在在2015年第七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的成绩。

2016年5月,学院代表队在“学创杯”2016年四川省创业综合模拟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的成绩。

学术科研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校级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机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核工程与高新技术研究所。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承担了国防科技工业局、中核集团公司、省教育厅等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147余项。学院设立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20余项,学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核工程与高新技术研究所”与地方大中型企业成功对接项目14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果。

学院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7项;在国家核心及其以上期刊发表论文近450篇(GF报告77篇),其中,收录EI的167篇,SCI的40篇,ISTP的52篇。

师资力量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教师1200余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及博士、硕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87.5%。截至2013年底,学院有专任教师825人,兼职教师202人,折合总计926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86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为14.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56.0%,生师比为20.5:1。

合作交流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在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及大中型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建立实习及就业办事处,利用中国核工业平台向核电站及核工业系统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企业奖学金、与近百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

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底,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图书总量为145.58万册,生均图书76.68册;电子图书:8000GB,电子图书(期刊)81万种。数字图书馆建设效果明显,采用了购买数据库和包库等多种方式建立数字资源,建成数据库16个,其中中文电子全文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80万册,中文电子全文期刊(维普)120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1810种,文献总量达2500万余篇,并每年递增文献260万篇),银符考试模拟题库19372套题供读者使用,提供教育视频库、随书光盘发布、报纸图文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各种考试题库等数字资源服务(包括维普资源整合平台、万方数据等试用资源)。

校训

涵义:

1、“穷究”:深入钻研,追根寻源,不舍追求。见《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另见朱熹:“格物穷理”;见成语:“穷经皓首”等。

2、“于”:在于、及于、对于、自于等等。

3、“理”:事理、物理,包括道德伦理、人生哲理、科学真理、事物法理以及理想、理性、理论、理念等等。将寻常所说的道德、道理等尽包其中。

4、“成就”:完成、成功,造就、成全,成材、成器等等。指在正确的理想、理念、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绩。

5、“工”:实践、实干,工作、工力,过程、擅长,巧智、巧用,艺术境界等等。如“能工巧匠”、“巧夺天工”、“无意而工而无不工”等等。

八字可直译为:在事理物理处穷究钻研,在实践实干中获得成就。亦即:穷究于事事物物之理,成就于实践实干之工。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四川省特色专业:信息工程

2022年四川省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

四川省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四川省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软件工程

二、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一年大约学费多少

学费:按四川省物价局核定统一收费标准:艺术类各专业学费15000元/生.年;非艺术类各专业学费12000元/生.年。住宿费1000-1200元/生.年。

学院简介:全国著名高校成都理工大学系四川省重点高校,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授予权。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是由成都理工大学申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一所以艺术类本科为主的独立学院。学院近年来曾荣获全国“一流独立学院”、“社会满意学校”、“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十大特色院校”和“全国百强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地处成都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西区,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校园占地面积近千亩。教学、生活用房、学生公寓等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一座以“憧憬”为主题的大型雕塑和30尊世界科学巨星、文学巨匠、艺术家、名人头像遍布校园内,形成了浓烈的文化艺术氛围。

学院依托广播电视系统强大的行业背景,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为了一切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办一流教育,育广电英才”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应用性、复合型、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经过十年的努力,学院已办成“省内一流,西部著名,全国知名”的艺术院校。

学院围绕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传媒事业发展的需要,设立了播音与主持系、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艺术设计与动画系、新闻系、表演系、声乐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摄影系、传播与经贸系、管理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等十一个系,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舞蹈编导、摄影、动画、影视人物造型设计、平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广告设计、装饰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现代媒体编辑、戏剧影视文学、广告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美术与照明设计、英语播音与主持、时装表演与设计、网络传媒、电视制片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技术、网络游戏、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近40个本科专业或方向,形成了完善的学科群。

学院生源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迄今,在校学生1万余人,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艺术独立学院,引领着西部地区艺术教育的发展潮流。

由于办学理念与市场需求接轨,办学十年来,已为中央电视台和省内外广播影视传媒系统、大中型文艺演出团体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培养输送了一大批记者、编辑、编导、节目主持人、演员及计算机网络维护和广播电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学院有广播电视系统强大的行业优势,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渠道,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都找到了较为满意的工作,正在人生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华。

全国一流的专业教学设施

学院具有全国艺术类院校中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建有教学大楼四幢、艺术大楼三幢、川内高校最大的美术馆、大型演播厅、表演实验剧场(黑匣子)、艺术大棚、摄影棚、中型演播厅、金色演播厅、银色演播厅、多个小型演播厅、多间省级专业电台标准的模拟仿真播音教室。多功能一体化演播室,多个具有省、市级电视台标准带提词器的口播教室、可供数百名学生同时实习用的50余间录音室;带舞台的多间表演教学厅、排练厅及可同时为数百人使用的多间形体房;高标准舞蹈专业专用练功房、多间化妆专业专用教室;可供动画专业实习使用的大型动画设计机房,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了上百间画室和多间造型、模型、雕塑、材料制作等工作室;可供拍摄电影、电视、MTV等用的专业长摇臂、平板滑车、单座摄像升降装置等设备。另外还建设了多间摄影厅、照场、看片室及供摄影用的暗房、洗印设备等,配备了600余台专业摄像机、数百部数码照相机,数十间钢琴房和数间带钢琴的音乐教室,供民族、美声、通俗唱法分类教学的视唱室;配备有1500余台为剪辑和节目制作专用的非线性编辑机的机房,具有数十台高档线编机的专业机房,数百台液晶显示屏微机的大型计算机房;可供计算机类专业研发、实践操作的多间专业实验室;具有功能齐全的大型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自办校园广播电台、校园“晨光电视台”,大型体育运动场及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宽敞明亮的学生公寓中有卫生间、彩电、电话、宽带网、电扇、组合家具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了方便舒适的学习与生活条件。

西部一流的专业师资队伍

学院聚集了西部地区及四川省内广播影视、音乐美术、文学艺术、新闻、教育等各界著名专家、学者及中青年传媒、艺术精英,500余位专职教师任教,高中级职称教师占85%以上。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均为在国内业界颇具影响的知名专家、教授。他们中有:著名电视艺术家王岳军、著名教育专家马洪奎教授、著名播音朗诵艺术家王雷(播音指导)教授、著名作家陈祖继教授、著名艺术设计专家黄莓子教授、黄环教授、周良知教授、郑晓东教授、国家一级导演、表演艺术家温琼如、著名高级记者康庆良、著名摄影艺术家康大荃教授、著名高级记者张成海、国家一级演员、声乐教授苏国明、国家一级演员、表演教授张荣芝、中国记录片学术委员会委员王玲、著名节目制作专家颜林教授、广告学专业学术带头人肖建春教授、国家级高级化妆师王泽政、著名剪辑师张乐平教授、著名计算机技术教授冯景之等。并由他们组建了各专业老、中、青结合的配置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他们不仅有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在广播、电影、电视第一线做出过骄人的业绩,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为了与世界艺术教育接轨,学院聘请了美、英、加、韩、日等国少量专家、教授来我院担任部分专业课教学工作。

学院完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学科群为各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民办大学。

学校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简称“成理工程”,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于2000年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创办的以工学为主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核工业所属的唯一高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独立学院。

学校前身是2000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成都理工学院乐山分院;2001年,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同年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乐山分校;2003年3月,学院正式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1300余亩,规划面积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6.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资料151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2.4亿元;有8个教学系,2个教学部,3个中心,开设45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有教师1200余人,在校生近20000人。

师资力量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教师1200余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及博士、硕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87.5。截至2013年底,学院有专任教师825人,兼职教师202人,折合总计926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86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为14.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56.0,生师比为20.5:1。

院系设置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8个教学系,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2个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3个中心,开设45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

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4个四川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项目1个,四川省级教改立项2项,四川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5项,四川省级精品课程5门,四川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近100项。

四川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2009年)、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项目:机械工程专业。

特色学科及专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专业。

合作交流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在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及大中型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建立实习及就业办事处,利用中国核工业平台向核电站及核工业系统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企业奖学金、与近百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

研究机构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校级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机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核工程与高新技术研究所

学术成果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承担了国防科技工业局、中核集团公司、省教育厅等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147余项。学院设立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20余项,学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核工程与高新技术研究所”与地方大中型企业成功对接项目14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果。

学院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7项;在国家核心及其以上期刊发表论文近450篇(GF报告77篇),其中,收录EI的167篇,SCI的40篇,ISTP的52篇。

2013年,学院李自成博士《环形闪电形成机理及其在核聚变领域应用可行性的研究》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经费63万。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图书总量为145.58万册,生均图书76.68册;电子图书:8000GB,电子图书(期刊)81万种。数字图书馆建设效果明显,采用了购买数据库和包库等多种方式建立数字资源,建成数据库16个,其中中文电子全文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80万册,中文电子全文期刊(维普)120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1810种,文献总量达2500万余篇,并每年递增文献260万篇),银符考试模拟题库19372套题供读者使用,提供教育视频库、随书光盘发布、报纸图文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各种考试题库等数字资源服务(包括维普资源整合平台、万方数据等试用资源)。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