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那几个院校(成都市内有哪些大学分别是几本) 2024-09-06 00:24:06 0 0 一、成都市内有哪些大学分别是几本一本(4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教育部、工信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电一邮成员,设有研究生院。西南财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是“中法4+4”“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主要成员。二本(11所):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华大学、成都医学院、成都大学、成都体育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三本(独立学院)(7所):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扩展资料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重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川师大"(SICNU),位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会成都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高水平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四川省”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重点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川师范大学二、成都理工大学是多少本的院校啊成都理工学院是二本院校。成都理工学院:1、成都理工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成都理工学院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校训为“穷究于理、成就于工”。3、成都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学院,同年被确定为部属重点高校,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4、学校有成都和宜宾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887亩,校舍建筑面积144.7万平方米。设有20个教学学院,66个本科招生专业(类)。成都理工学院师资力量:1、成都理工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截止2023年3月,有教职员工2893人,其中教授(级)465人、副教授(级)804人。2、成都理工大学有获国家级人才项目、称号和荣誉208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3、成都理工大学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其他国家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4、成都理工大学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5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三、成都理工大学是几本院校目前根据教育部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成都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3月15日,初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学校组建后,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体,先后成建制迁入。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四川省。建校初期,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截止2021年5月,学校共设有20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学校有7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农、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成都理工大学王牌专业: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国家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土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第四纪地质学,材料学,核技术与应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应用数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地质学。学校主办学术期刊6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物岩石》、《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师资力量截止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608人,其中,有教授(级)442人,副教授(级)776人。截至2022年3月,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人才计划154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次、“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得省级人才称号和入选省级人才计划486人次,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四川省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拥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成都理工大学院对外合作交流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6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现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举办4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