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考研生院校 安徽考研学校有哪些,安徽考研学校排名

一、安徽考研学校有哪些排名如何

安徽考研学校有哪些?排名如何?安徽考研学校共20所,其中前五名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详细情况,学姐整理出了安徽考研学校及排名一览,快来一起看看吧~

一、安徽有硕士点的院校

安徽有硕士点的院校共20所,分别为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

二、安徽省大学排名(2022软科版)

省内排名全国排名学校名称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83合肥工业大学395安徽大学4125安徽师范大学5医16(127)安徽医科大学6150安徽农业大学7163安徽工业大学8184安徽理工大学9财17(227)安徽财经大学10233安徽建筑大学11255安徽工程大学12267合肥学院13医38(270)安徽中医药大学14医41(285)蚌埠医学院15286安庆师范大学16287淮北师范大学17336阜阳师范大学18338合肥师范学院19343安徽科技学院20医52(356)皖南医学院21395滁州学院22402皖西学院23446黄山学院24455淮南师范学院25466宿州学院26482巢湖学院27501蚌埠学院28510池州学院29564亳州学院30财44+(600+)铜陵学院

本文由学姐手动整理自互联网,供同学们参考。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二、安徽理工大学考研报录比

截止2023年,这所学校考研报录比为5:1。

安徽理工大学考研报录比为5:1,意味着每5个报考者中,有1个能够被录取。安徽理工大学考研录取了2100余人。需要注意的是,报录比会随时间和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动,建议直接访问安徽理工大学官网或联系校招生办公室,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考研报录比信息。

三、安徽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2022年安徽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还未公布,下面是2021年的安徽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希望大家做参考。另附2022年考研国家线。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国家分数线”),结合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经学校领导小组研究,确定2021年学校各招生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专业分数线”)如下:

1.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动力(085800)专业分数线为总分271分;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专业分数线为总分330分;学校其他各招生专业分数线均按教育部公布的一区国家分数线。

2.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专业分数线,原则上按总分不低于一区国家分数线20分,单科不低于一区国家分数线5分。

3.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划定相同的分数线;一志愿和调剂考生划定相同的分数线。

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顾名思义就是考生复试的分数线,考生初试之后需要进入复试的分数线,只有过了这个分数线才可以进行复试,进入复试后之后的成绩的话,学校将不再进行划线而是按照你们考研的初试和复试的总成绩进行排名,最后按照名次录取。一般的复试分数线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复试分数线,二是34所自主划定的复试分数线,通常国家复试分数线还细分为一区、二区分数线和专硕、学硕分数线。

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定义:一类国家规定的、绝大多数研究生招生单位认为需要招生的研究生入学复试线。也就是说,教育部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规定了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条件,包括科目总数,生源和第一次考试的一般成绩的对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委员会又指“全国研究生学习分数线”、“全国研究生学习分数线”,“全国研究生学业成绩表”、“全国学业成绩表”、“全国学业成绩表”、“全国学业成绩表”、“全国研究生学业复习基线表”,分为专业课和公共课。根据地区不同,分数标准也不同,这是适应研究生录音考试的最重要依据。全国性的研究生考试是考生参加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考生能够越境非常重要。另一种是指北京大学等经教育部批准的高校自行确定考核分数线。一共34所。考试人员参加考试的条件,由书记官处参照教育部考试基本要求确定。原则上,每个申购单位按120%的比例重复差额通过。通过初试改革科目、学科考试差额的比例可以适当扩大,具体比例由报名机构自行确定。特别值得解释的是,这一点只是最低要求。通过这条线后能否参加复试,取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和报名环节复试的具体分数线,这取决于报名环节根据考生人数、考试成绩,应确定认购时间表和重复部分。

四、安徽地区考研院校有哪些

安徽地区考研院校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等。

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据2017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拥有MBA、EMBA、MPA、法律硕士、金融、应用统计、翻译、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18个领域)等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博士后流动站。

二、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始创于1945年,时名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扩建迁至淮南洞山,经历淮南煤业专科学校,几易校名。1956年迁驻合肥,1958年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1969年与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安徽工学院合并。

截至2018年9月,学校设有23院部,本科专业91个,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种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专业领域25个。

三、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将1928年4月在当时省会安庆市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作为建校开端。1958年,现安徽大学以合肥大学、原安徽大学物理系为基础建立。

据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四、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的上海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截至2018年5月,设有31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

五、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成建制迁至芜湖。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安徽工农大学等数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8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工业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师范大学

五、安徽考研学校有哪些,安徽考研学校排名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合肥工业大学

3安徽大学

4安徽医科大学

5安徽师范大学

6安徽农业大学

7安徽理工大学

8安徽工业大学

9安徽中医药大学

10安徽财经大学

此排行由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招生报名查询系统院校搜索热度得出,并根据搜索热度随时发生变化。非该地区所有招生单位,仅供参考

六、安徽理工大学2022考研分数线

安徽理工大学2022考研分数线如下:

安徽理工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淮南市,是安徽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特别支持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创建于1945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6年迁至合肥,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有关的学科专业、部分基础课教师等整建制迁至淮南。

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并入。

截至2022年11月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800余人;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87个本科专业;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