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的院校代码,安徽理工大学代码

一、安徽理工大学代码

10361是安徽理工大学的学校代码。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安徽理工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安徽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特别支持高校。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创建于1945年,时名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迁址淮南,先后更名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5年,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

1971年,采矿和煤田地质学科专业整建制回迁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1981年,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1993年,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1997年,学校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2000年,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二、安徽理工大学的院校代码

安徽理工大学的院校代码介绍如下:

安徽理工大学的院校代码是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

1、安徽理工大学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

2、安徽理工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校训为“团结、奋进、博学、奉献”。

3、截至2022年8月,学校设有淮南校区和合肥校区,其中淮南校区占地约3200亩,合肥校区占地340亩。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部)和1个直属附属医院;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等。

安徽理工大学学科建设:

1、截至2022年8月,学校拥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安徽省I类高峰学科,5个III类高峰学科。

2、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安徽理工大学有7个学科榜上有名。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安全、先进制造、地矿、爆破等学科为特色,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三、安徽理工代码

安徽理工大学国标码为:10361

院校代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教育部编写的五位数国标码,每所院校仅有一个国标码,全国通用;另一类是各省考试院编写的,用于考生填报志愿的招生代码。其中,各省考试院编写的这类代码各省都有不同的编写规则,且院校与代码不是唯一对应的,同一个院校在同一个省份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招生代码,此外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招生代码每年也可能会有变化。

安徽理工大学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淮南校区占地约3200亩,合肥校区占地340亩。

学校创建于1945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6年迁至合肥,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有关的学科专业、部分基础课教师等整建制迁至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并入。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5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3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4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其中双聘教授(院士)38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4个、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8个。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3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7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个安徽省I类高峰学科,5个III类高峰学科,3个高峰培育学科。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取得省属高校最高等级,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实现省属高校A类学科零的突破。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安全、先进制造、地矿、爆破、医学等学科为特色,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四、2011年安徽省各大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代码

10357安徽大学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并入此校

10359合肥工业大学原安徽工学院并入此校

10360安徽工业大学原华东冶金学院更名安徽商专并入

10361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工业学院更名

10363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原安徽机电学院更名

10364安徽农业大学

10366安徽医科大学

10367蚌埠医学院

10368皖南医学院

10369安徽中医学院

10370安徽师范大学

10371阜阳师范学院

10372安庆师范学院

10373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10374芜湖师范专科学校

10375黄山学院原黄山高专更名升格

10377滁州师范专科学校

10378安徽财贸学院

10379宿州师范专科学校

10380巢湖学院原巢湖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更名

10381淮南师范学院原淮南师专教育学院合并升格更名

10383铜陵学院原铜陵财专升格更名

10878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10879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原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

11059合肥学院原合肥联大、教育学院合并且更名

11305蚌埠高等专科学校

11306池州师范专科学校

11308淮南联合大学

11932皖西学院六安师范专科皖西联大合新建升格

1196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原合肥卫生学校升格新建

11963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蒙城师范学校升格新建

11968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原安徽中医药学校升格新建

43402民办三联职业技术学院

43403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43404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43405民办安徽新华职业学院

43406民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43407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原铜陵有色职大、卫校等合并新建

43408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原安徽商业职大、商校合并新建

43409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原安徽司法校警校政干校合并新建

43410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原安徽水利职大、水校等合并新建

4341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原淮南矿务局职大等合并新建

43412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3413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43414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省工业经济职大并入

43415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43416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43417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教院并入

43418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43419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43420民办安徽文达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43421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43422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43423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广播电视学校更名升格

43424民办安徽明星科技职业学院新建

43425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池州职教师范农业旅游学校合建

43426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建校技校等七校合建

43427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宣州教院宣城师范学校电大合建

43428民办安徽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新建

50562安徽电力职工大学

50565淮南市职工大学

50566马鞍山钢铁公司职工大学

50569合肥职工科技大学

50570合肥市职工大学

50575安徽教育学院

50577芜湖教育学院

50578蚌埠教育学院

50800蚌埠职工大学

50807安徽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51260安徽省直职工大学

51265宿县地区教育学院

51268安徽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原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名

51388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

90014炮兵学院

90018蚌埠坦克学院

90021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90031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90066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

43429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巢湖卫校财校农校合建

4340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纺院省轻工学校等四校合建

希望可以帮到你

五、安徽理工大学学校代码

安徽理工大学学校代码: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Anhu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安徽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特别支持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创建于1945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6年迁至合肥,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有关的学科专业、部分基础课教师等整建制迁至淮南。

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并入。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占地约3600亩,淮南校区占地约3200亩,合肥校区占地340亩;有教职工45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800余人;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87个本科专业。

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