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理工院校代码?重庆理工大学代码是多少

一、成都理工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成都理工大学招生代码是1061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学校历史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1956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调集北京地质勘探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勘探学院(现吉林大学)、交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部分教师及其它机关、部队的干部370余人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并采购和调集了10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10万余册图书到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1958年,学校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11月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同年,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各年级学生和教师各半转入学校。

1966年,动乱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6年。

1969年,学校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

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后,专业学制改为四年,招生794名。

1979年,学校改由地质部领导。

1988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学校“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3年5月,经国家教委和地质矿产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同年12月,地质矿产部正式批复确定学校为部属重点高校。

1998年,地质矿产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签订共建成都理工学院协议。同年,根据国家要求,学校高等教育招生并轨并扩大规模招生。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部省共建重点大学。同年9月21日,成都理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师资力量

截止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608人,其中,有教授(级)442人,副教授(级)776人。截至2022年3月,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人才计划154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次、“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得省级人才称号和入选省级人才计划486人次,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四川省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拥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5月,学校共设有20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1个产业发展研究院。学校有65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农、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

特色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机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广播电视学、环境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电子商务、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石油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表演、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经济学、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应用化学

世界一流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四川省一流学科:地球科学学科群、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四川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地球化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核技术与应用、材料学、构造地质学、应用数学

学术科研

学校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截止2021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新型智库、1个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生态环保厅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我校牵头建设的“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2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6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地调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截至2022年5月,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各项奖励993项(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学校以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油气地质勘探、能源开发、大型水电、区域及城市环境以及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

合作交流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6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现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举办4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700余人次,开展了300余项科研合作,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加强行业联系,不断拓展国际联合教学新模式。先后成功举办“国际大滑坡协会(iRALL)—’大型滑坡调查、分析和管理、国际博士培训班课程”、“成都理工大学—以色列申卡尔设计学院国际创客联合实验项目”、“成都理工大学—雷文斯本设计与传播学院国际联合教学项目”等国际联合教学项目。

近年来大批国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访问、讲授课程,参与科研,极大的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学校邀请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大批世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国际合作科技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聘请外籍专家定期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近5年共聘请400余人次长期外国专家在校任教,规模在四川省仅次于四川大学及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开始与英国数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是全国较早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现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9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

2013年,成都理工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两校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地学等5个本科专业开展“2+2”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先在国内学习两年本科课程,然后到爱丁堡大学继续深造、完成剩余两年的本科课程后,可同时获得成都理工大学的毕业证书、学位与爱丁堡大学的学位。爱丁堡大学是一所位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世界顶尖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苏格兰最高学府,英国老牌名校。

二、重庆理工大学代码是多少

重庆理工大学代码是11660。学校溯源于1940年创办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1950年后,学校先后更名为21兵工厂工业职业学校、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工业学校、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制造工业学校、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1960年,升办为重庆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1999年,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更名为重庆工学院。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院简介

重庆理工大学简称重理工,坐落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单位,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市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407人,学校聘有兼职教师481名;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6人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其中,重庆市名师2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设有车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院、会计学院、管理学院、经济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外国语学院等20个教学单位,设有本科专业63个,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联合举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本科专业项目,与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联合举办“3+4中职本科贯通分段培养”本科专业项目。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共计30个,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3门MOOC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会计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重庆市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重庆市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车辆工程、会计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知识产权、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

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机械工程特色学科专业群、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

重庆市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会计学。

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重庆市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三峡水利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重庆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计算机类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材料类专业acd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基于地方和行业需求的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基于差异化战略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医药工程实验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8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授权点、1个会计硕士授权点、1个审计硕士点、1个应用统计硕士点、1个资产评估硕士授权点、1个药学硕士点)。

重点学科

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重庆市高校“十三五”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工商管理。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建有43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主导建设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12个市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市级众创空间,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24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与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时栅传感及先进检测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车辆模拟与实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及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化工废水处理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能源互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计算机视觉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试验技术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齿轮表面工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重庆市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危化品生产本质安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重庆市制动摩擦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联合)、重庆市精密成形集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联合)。

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及其检测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模具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靶向药物筛选与活性评价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工程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特种焊接材料与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化学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市工程实验室:智能时栅传感器重庆市工程实验室。

重庆市人文研究基地:重庆市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重庆市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重庆市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累计承担包括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22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00余部;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公开专利1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31项。

三、长沙理工大学院校代号是多少

长沙理工大学代码是1053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长沙理工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属于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中国电力高校联盟、绿色交通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之一,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历史

长沙交通学院

1956年1月,长沙交通学院前身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创立。

“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停办,1971年学校恢复,更名为湖南省交通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长沙交通学院,成为直属交通部的一所本科院校。

2000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长沙电力学院

长沙电力学院前身为电力工业部1956年初筹建的长沙水力发电学校。

1983年,建立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属电力部部属高校。

1994年,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由电力部为主管理。

1995年1月起,学院加入华中电力集团,实行部、电力集团共同领导,以电力集团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1年7月和2002年5月,湖南水利水电学校和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

合并建校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和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成长沙理工大学。

2009年4月,湖南省政府与国家交通运输部签署协议,共建长沙理工大学。

师资力量

数据截至2022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职称6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3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0余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和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芙蓉学者”等省部级人才400余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85个本科专业;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养)学科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交通运输

省级特色专业(24个):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服务)、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艺术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车辆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

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

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应用经济学、水利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32个):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金融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软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市场营销、物流工程、视觉传达设计

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7个):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

卓越工程师(会计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土木工程(道路工程方向、桥梁工程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工程类(含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新闻学

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3个):水利水电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建筑学、测绘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22年4月,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自然科学科研平台46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2个。

截止2022年4月,近五年,学校主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46项;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9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8项,职务发明专利1260项。

合作交流

截止2022年4月,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共建了3所孔子学院,近年来共派出1000余名在籍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现有来自63个国家的5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

2008年12月,由长沙理工大学与利比里亚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揭牌成立。这是利比里亚开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

2014年9月,长沙理工大学作为入选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的16所中方高校的成员之一与贝尔格莱德大学等12所中东欧国家高校签署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立宣言》。

2014年11月,长沙理工大学获批与黑山共和国黑山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黑山大学孔子学院是学校继非洲利比里亚大学孔子学院之后承办的又一所孔子学院。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及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和培养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

2019年,长沙理工大学与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长沙理工大学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